皇陵守墓日常_分卷阅读_156
然而,这一次,他们失算了。
要知道,赵弘文率领的赵家军,生平最恨的就是胡人,加之训练有素,又以逸待劳地埋伏在中原和胡地的边界,守株待兔,让入侵的胡人吃了老大一个亏,丢下了一千多匹战马,外加七千多具尸体,樊僵尸这个老变态还特别懂得废物利用,命人就地掘了坑,将这些胡人尸体给掩埋了。
副将觉得不解,心想这么大一个胜仗,难道不应该堆个京观以显示中原大军的威慑吗?这些胡人对中原可是素来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死了竟还给入土为安,这也太仁慈了吧?
他真是太不了解樊僵尸这个老变态了。
“哎哎~你们年轻人,就是不懂得过日子。这些可都是上好的肥料,我跟你说,这些尸体埋下去,起码三年之内,这一大片草场都不必另外施肥了,咱们大人不是想在北地开设养殖场吗?正好将这里圈起来,保管草长牛羊肥!”
副将目瞪口呆,脑补了一番在胡人尸体上种牧草养牛羊的画面,恶心的足足好几日吃不下饭……
这之后,虽然胡人被重创,再不敢大规模入侵,可樊僵尸是那种随随便便放过敌人的人吗?前世他是没活多久就挂了,来不及和北地胡人一战。
现在好了,有了夏小桥在背后支持,还有樊星这个小兔崽子在后面源源不断的输送军需,樊僵尸干劲十足,撸起袖子,一口气就带兵拔了胡人好些个据点,他也没有滥杀无辜(主要是怕夏小桥骂他),除了恶性难改的胡兵就地砍杀之外,其他的平民都命人一口气捆了送回中原。
夏小桥曾经和他说过,胡人非常记仇而且又凶悍,打仗的时候,哪怕是部落里的小崽子也会骑马使刀。因此,要想真正让胡地融入中原,最好的一劳永逸的办法,就是将分散盘踞在草原各处的牧民全部打散了迁居到各地,哪怕给他们划出一个自治县呢,有人看着,总比留在草原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反叛了要好。
别说夏小桥小心眼,实际上,对于那些生活在最底层的牧民来说,迁居中原,可要比留在草原日子要好过得多,最起码,在草原,他们的身份顶多只能算是那些贵族的奴隶,而到了中原,夏小桥却能给他们一个平民的身份,还有土地,只要老老实实种地,生活要比在草原上舒服得多。
更何况,夏小桥之所以想把这些牧民迁居到中原,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想在中原大力推广畜牧业,解决老百姓吃不起肉的问题。
要知道,在这个连专业兽医和农技人员都没有的时代,养殖经验丰富的草原牧民,绝对是最合适的技术人员,到时候就让这些牧民直接转职成农业技术人员,可以额外拿一份工资不说,说不定还能带动一方养殖业发展,到时候,即便夏小桥不说,当地老百姓也不会再排斥这些牧民,毕竟,谁闲的蛋疼去得罪财神呢?
而这样一来,没有了这些最底层的奴隶不断补充兵力,即便那些草原贵族侥幸逃了出去,又能成什么气候?这一招釜底抽薪,不可谓不毒,只是,夏小桥明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草原民族融入中原,最终解决数千年来草原胡人入侵边关的问题。
兵都没有了,你打个屁啊!
官道上,查哈一家鹌鹑似得颤抖着缩在一起,对未来的命运一片茫然。
他们是草原大贵族赫连氏的奴隶,族赫连氏在和中原的战争中大败后,他们这些人并没有被杀死,反而被抓了起来,也不知道要送到哪里去,总之,他们这样的奴隶,不管到哪里,无非就是做活。
只是,让查哈一家没想到的是,他们的新主子,仿佛是个很仁慈的善人,沿途虽然依旧捆着他们,可送来的饭食,竟然是掺杂着豆渣的黑面馒头,每过两天还有一顿肉菜吃,小孩子还额外有黄米汤可以喝,那肉和菜里的粗盐也放的很多,这对于很少能吃得起粗盐的奴隶们来说,已经是神仙一般的日子了。
然而,更让他们感到惊讶和不安的是,等到了目的地,一行人被松开绳索,迎接他们的,不是奴隶主的鞭子和斥骂,而是有屋顶的土坯房,还有热腾腾的黄米粥和黑面包子,那包子里面竟是鲜美无比的猪肉和菜,还有粗盐的味道,简直是大贵族才能吃到的美味。
这些草原奴隶都是顺从惯了的,草原上,部落之间相互吞并的情况也很常见,有的奴隶家族,几代人已经换了好几个奴隶主了,对他们而言,换了个新主人,只要听话,依然能活下去,因此,他们便乖乖听从新主人的吩咐,让吃饭就吃饭,让按手印就按手印。
嗯,对的,吃完饭,每个人都要按手印,负责翻译的小吏说这是在给他们上户口,查哈一家也不知道甚么是户口,只知道有了这个叫做“户口本”的东西,从此他们一家就能住在那个毛坯房里,家里每人每个月有三十斤黑麦的“救济粮”,还有五亩地的“公租田”,这些“公租田”,其实就是些仓促圈起来的荒地,说是要让他们在上面种了牧草养殖牛羊的。
这也是查哈一家做惯了的,替大贵族放牧牛羊,这可是查哈一家祖辈都要做的事情,得知新主人依然要他们做这个工作,勉强听懂了翻译的话的老查哈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只要依然要他们一家生活在一起,那就没问题了。
白发苍苍的老查哈没有想到的是,就从这一刻开始,他们,早已摆脱了世代为奴的悲惨命运,成为了中原地区正正经经的“良民”,子孙甚至可以参加科举和官吏选拔考试!
然而此刻,这些被改变了命运的牧民们,只是在附近村民羡慕的目光中,走入了夏小桥为他们规划的“移民新村”,丝毫不知道外面的老百姓究竟有多么的羡慕他们。
“移民新村”,那可是官府正经的“工人”才能住进去的,这些衣衫褴褛的牧民究竟何德何能,竟然连官话都不会说,这就成了旱涝保收的“工人”啦?
不过,很快他们就知道,这些牧民们可不是白拿这份儿福利和工资的。
随着各地官办畜牧场的开办,这些熟谙养殖技术的牧民,终于找到了他们的用武之地,再加上有夏小桥提前培训的学子去给这些牧民开设汉话培训班,很快,这些牧民也能磕磕巴巴地说几句汉话了。
而随着这些北地奴隶在中原地区安家落户,那些在混战中流落到草原各地的大贵族们,是真的如夏小桥预测的那般,彷如无根之萍,再也没有了和中原一战的实力和根基。
他们曾经肆意侮辱奴役的奴隶们,早就习惯了中原地区优渥的生活,谁会怀念在草原被当做牛马一般的屈辱生活呢?
“你这一招玩的真不错,我看,照这样下去,往后数百年间,都不会再有胡人南下的事情了。”姜元祯夸奖道,他也没想到夏小桥这步棋能下的这般好,这可比他当皇帝的时候厉害多了,他那时候也是拿胡人没办法呢。
“这算什么?只要再给我二十年,我能让整个北方草原都变成塞上江南,到时候,再没有什么胡人汉人,大家都是一国百姓,只要遵纪守法,都能过上好日子,老百姓嘛,有好日子过,谁闲着无聊想去打仗呢?”
“你也别太累了,慢慢来吧,妖兽的生命可是很漫长的,别说二十年了,两百年也不过倏忽之间。”
“才不要那么久,我都想好了,等孩子们大了,我就将这个天下传给他们,到时候,咱俩就五湖四海的玩儿去,也清闲几年。”夏小桥翻了个白眼,皇帝这种全年无休还没有工资的职业,他可不想做一辈子,他的目标就是坐吃等死啊哈哈,最好是有儿子养那种。
“哈哈!说得对!养儿子就为了给咱们干活的!”姜元祯非常不要脸地将亲儿子给卖了,夏小桥说得对,他们再辛苦二十年,给儿子们把这个江山稳下来,也算是对得起他们了。
躺在软塌上假寐的小馒头忍不住翻了个白眼,他就知道,父亲无时无刻不想着将他们养大了好做苦力,他还是抓紧时间,享受一下属于童年的悠闲时光吧。
第184章 天下初定3
这一年的秋收, 整个西南诸城都陷入了疯狂的忙乱中,伴随着战争机器的正式启动,作为大后方,西南地区要负责北线赵弘文部的大部分军粮以及其他军需用品的供应,老百姓日子不好过,几乎是必然的了。
然而, 令天下文人惊讶的是,这样大规模的征粮, 既没有造成暴动,也没有造成起义,甚至老百姓连抱怨一句都没有。
相反, 这些被征了粮的老百姓还非常的高兴呢,简直跟走在路上捡到了金元宝似得。
“这位夏大人, 可真是旷古奇才啊……”茶楼里,一个白面微须的中年男子笑眯眯地吸溜了一口茶。如今他们也算是苦尽甘来, 上面发了告示,说是新年过后就有一场官员招考,中原和北地新归附的城池需要大量的候补官员, 他们这些人苦读诗书, 等的不就是这一天吗?
因此, 夏小桥在民间的名声越好, 这些文人就越开心,这证明他们没有跟错人啊。
“没想到那‘国库券’竟如此受百姓欢迎,连我家太公也买了五千两金的国库券呢。”
“才五千两金?我舅舅家里是专门给官办作坊供货的, 他这次可是大手笔,一次就买了两万金的!”
“啊呀,可惜我们知道的太晚了,否则也必定要买一些的,这可是支持统一大业的义举!”
“可不是?原本我舅舅他们商会是准备募捐军费的,只是城主大人仁义,不肯白白要商户们的血汗钱,这才推出了这个国库券,说是就当国库暂时借的钱,等今后国家统一了,这些钱加上利息,是要重新还给大家的。”
这些书生口中的国库券,其实就是夏小桥刚推出的政府债券,打仗就是烧钱,在烧光了他家妖王殿下的小金库之后,为了一鼓作气拿下北方草原和齐、吴两国,夏小桥不得不想办法从民间借债,好在他本人信誉向来不错,形象又好,大家都愿意借钱给他,这才顺利筹措到了足够的军费。
夏小桥不知道的是,原本,就算他不主动借,就凭他现在一时无两的风头,还有“潜龙之相”,天下就多的是想要投资新朝的人抢着送钱给他,只不过,他不想因为这个就欠下什么人情,这才推出了所有人都能买的类似国债的国库券。
不仅如此,夏小桥还推出了国库券可代替普通货币在官办作坊和商铺买东西的措施,并且,为了鼓励老百姓使用国库券,用这些国库券买东西还能打八折,也就是说,一两银子面额的国库券,实际可以买到一两二钱银子的东西。
这下子,都不用他宣传,征粮的时候,几乎所有老百姓都主动要了国库券,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再没有什么比实实在在的东西更能打动他们的了,因此,整个西南地区的征粮,在一片河蟹中很快就结束了。
就这样,一些没有换到国库券的老百姓还十分惋惜,纷纷打听明年还有没有这样的好事了,真是让夏小桥哭笑不得。只能说这个时空的老百姓都还太淳朴了,根本没有感受过金融危机带来的风暴,才如此相信这国库券。
不过,夏小桥自问是绝对不会亏欠这些老百姓的,一旦天下平定,那些还没有被消费掉的国库券,他会一文钱不少的将本息还给老百姓。
要知道,赵弘文率领的赵家军,生平最恨的就是胡人,加之训练有素,又以逸待劳地埋伏在中原和胡地的边界,守株待兔,让入侵的胡人吃了老大一个亏,丢下了一千多匹战马,外加七千多具尸体,樊僵尸这个老变态还特别懂得废物利用,命人就地掘了坑,将这些胡人尸体给掩埋了。
副将觉得不解,心想这么大一个胜仗,难道不应该堆个京观以显示中原大军的威慑吗?这些胡人对中原可是素来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死了竟还给入土为安,这也太仁慈了吧?
他真是太不了解樊僵尸这个老变态了。
“哎哎~你们年轻人,就是不懂得过日子。这些可都是上好的肥料,我跟你说,这些尸体埋下去,起码三年之内,这一大片草场都不必另外施肥了,咱们大人不是想在北地开设养殖场吗?正好将这里圈起来,保管草长牛羊肥!”
副将目瞪口呆,脑补了一番在胡人尸体上种牧草养牛羊的画面,恶心的足足好几日吃不下饭……
这之后,虽然胡人被重创,再不敢大规模入侵,可樊僵尸是那种随随便便放过敌人的人吗?前世他是没活多久就挂了,来不及和北地胡人一战。
现在好了,有了夏小桥在背后支持,还有樊星这个小兔崽子在后面源源不断的输送军需,樊僵尸干劲十足,撸起袖子,一口气就带兵拔了胡人好些个据点,他也没有滥杀无辜(主要是怕夏小桥骂他),除了恶性难改的胡兵就地砍杀之外,其他的平民都命人一口气捆了送回中原。
夏小桥曾经和他说过,胡人非常记仇而且又凶悍,打仗的时候,哪怕是部落里的小崽子也会骑马使刀。因此,要想真正让胡地融入中原,最好的一劳永逸的办法,就是将分散盘踞在草原各处的牧民全部打散了迁居到各地,哪怕给他们划出一个自治县呢,有人看着,总比留在草原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反叛了要好。
别说夏小桥小心眼,实际上,对于那些生活在最底层的牧民来说,迁居中原,可要比留在草原日子要好过得多,最起码,在草原,他们的身份顶多只能算是那些贵族的奴隶,而到了中原,夏小桥却能给他们一个平民的身份,还有土地,只要老老实实种地,生活要比在草原上舒服得多。
更何况,夏小桥之所以想把这些牧民迁居到中原,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想在中原大力推广畜牧业,解决老百姓吃不起肉的问题。
要知道,在这个连专业兽医和农技人员都没有的时代,养殖经验丰富的草原牧民,绝对是最合适的技术人员,到时候就让这些牧民直接转职成农业技术人员,可以额外拿一份工资不说,说不定还能带动一方养殖业发展,到时候,即便夏小桥不说,当地老百姓也不会再排斥这些牧民,毕竟,谁闲的蛋疼去得罪财神呢?
而这样一来,没有了这些最底层的奴隶不断补充兵力,即便那些草原贵族侥幸逃了出去,又能成什么气候?这一招釜底抽薪,不可谓不毒,只是,夏小桥明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草原民族融入中原,最终解决数千年来草原胡人入侵边关的问题。
兵都没有了,你打个屁啊!
官道上,查哈一家鹌鹑似得颤抖着缩在一起,对未来的命运一片茫然。
他们是草原大贵族赫连氏的奴隶,族赫连氏在和中原的战争中大败后,他们这些人并没有被杀死,反而被抓了起来,也不知道要送到哪里去,总之,他们这样的奴隶,不管到哪里,无非就是做活。
只是,让查哈一家没想到的是,他们的新主子,仿佛是个很仁慈的善人,沿途虽然依旧捆着他们,可送来的饭食,竟然是掺杂着豆渣的黑面馒头,每过两天还有一顿肉菜吃,小孩子还额外有黄米汤可以喝,那肉和菜里的粗盐也放的很多,这对于很少能吃得起粗盐的奴隶们来说,已经是神仙一般的日子了。
然而,更让他们感到惊讶和不安的是,等到了目的地,一行人被松开绳索,迎接他们的,不是奴隶主的鞭子和斥骂,而是有屋顶的土坯房,还有热腾腾的黄米粥和黑面包子,那包子里面竟是鲜美无比的猪肉和菜,还有粗盐的味道,简直是大贵族才能吃到的美味。
这些草原奴隶都是顺从惯了的,草原上,部落之间相互吞并的情况也很常见,有的奴隶家族,几代人已经换了好几个奴隶主了,对他们而言,换了个新主人,只要听话,依然能活下去,因此,他们便乖乖听从新主人的吩咐,让吃饭就吃饭,让按手印就按手印。
嗯,对的,吃完饭,每个人都要按手印,负责翻译的小吏说这是在给他们上户口,查哈一家也不知道甚么是户口,只知道有了这个叫做“户口本”的东西,从此他们一家就能住在那个毛坯房里,家里每人每个月有三十斤黑麦的“救济粮”,还有五亩地的“公租田”,这些“公租田”,其实就是些仓促圈起来的荒地,说是要让他们在上面种了牧草养殖牛羊的。
这也是查哈一家做惯了的,替大贵族放牧牛羊,这可是查哈一家祖辈都要做的事情,得知新主人依然要他们做这个工作,勉强听懂了翻译的话的老查哈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只要依然要他们一家生活在一起,那就没问题了。
白发苍苍的老查哈没有想到的是,就从这一刻开始,他们,早已摆脱了世代为奴的悲惨命运,成为了中原地区正正经经的“良民”,子孙甚至可以参加科举和官吏选拔考试!
然而此刻,这些被改变了命运的牧民们,只是在附近村民羡慕的目光中,走入了夏小桥为他们规划的“移民新村”,丝毫不知道外面的老百姓究竟有多么的羡慕他们。
“移民新村”,那可是官府正经的“工人”才能住进去的,这些衣衫褴褛的牧民究竟何德何能,竟然连官话都不会说,这就成了旱涝保收的“工人”啦?
不过,很快他们就知道,这些牧民们可不是白拿这份儿福利和工资的。
随着各地官办畜牧场的开办,这些熟谙养殖技术的牧民,终于找到了他们的用武之地,再加上有夏小桥提前培训的学子去给这些牧民开设汉话培训班,很快,这些牧民也能磕磕巴巴地说几句汉话了。
而随着这些北地奴隶在中原地区安家落户,那些在混战中流落到草原各地的大贵族们,是真的如夏小桥预测的那般,彷如无根之萍,再也没有了和中原一战的实力和根基。
他们曾经肆意侮辱奴役的奴隶们,早就习惯了中原地区优渥的生活,谁会怀念在草原被当做牛马一般的屈辱生活呢?
“你这一招玩的真不错,我看,照这样下去,往后数百年间,都不会再有胡人南下的事情了。”姜元祯夸奖道,他也没想到夏小桥这步棋能下的这般好,这可比他当皇帝的时候厉害多了,他那时候也是拿胡人没办法呢。
“这算什么?只要再给我二十年,我能让整个北方草原都变成塞上江南,到时候,再没有什么胡人汉人,大家都是一国百姓,只要遵纪守法,都能过上好日子,老百姓嘛,有好日子过,谁闲着无聊想去打仗呢?”
“你也别太累了,慢慢来吧,妖兽的生命可是很漫长的,别说二十年了,两百年也不过倏忽之间。”
“才不要那么久,我都想好了,等孩子们大了,我就将这个天下传给他们,到时候,咱俩就五湖四海的玩儿去,也清闲几年。”夏小桥翻了个白眼,皇帝这种全年无休还没有工资的职业,他可不想做一辈子,他的目标就是坐吃等死啊哈哈,最好是有儿子养那种。
“哈哈!说得对!养儿子就为了给咱们干活的!”姜元祯非常不要脸地将亲儿子给卖了,夏小桥说得对,他们再辛苦二十年,给儿子们把这个江山稳下来,也算是对得起他们了。
躺在软塌上假寐的小馒头忍不住翻了个白眼,他就知道,父亲无时无刻不想着将他们养大了好做苦力,他还是抓紧时间,享受一下属于童年的悠闲时光吧。
第184章 天下初定3
这一年的秋收, 整个西南诸城都陷入了疯狂的忙乱中,伴随着战争机器的正式启动,作为大后方,西南地区要负责北线赵弘文部的大部分军粮以及其他军需用品的供应,老百姓日子不好过,几乎是必然的了。
然而, 令天下文人惊讶的是,这样大规模的征粮, 既没有造成暴动,也没有造成起义,甚至老百姓连抱怨一句都没有。
相反, 这些被征了粮的老百姓还非常的高兴呢,简直跟走在路上捡到了金元宝似得。
“这位夏大人, 可真是旷古奇才啊……”茶楼里,一个白面微须的中年男子笑眯眯地吸溜了一口茶。如今他们也算是苦尽甘来, 上面发了告示,说是新年过后就有一场官员招考,中原和北地新归附的城池需要大量的候补官员, 他们这些人苦读诗书, 等的不就是这一天吗?
因此, 夏小桥在民间的名声越好, 这些文人就越开心,这证明他们没有跟错人啊。
“没想到那‘国库券’竟如此受百姓欢迎,连我家太公也买了五千两金的国库券呢。”
“才五千两金?我舅舅家里是专门给官办作坊供货的, 他这次可是大手笔,一次就买了两万金的!”
“啊呀,可惜我们知道的太晚了,否则也必定要买一些的,这可是支持统一大业的义举!”
“可不是?原本我舅舅他们商会是准备募捐军费的,只是城主大人仁义,不肯白白要商户们的血汗钱,这才推出了这个国库券,说是就当国库暂时借的钱,等今后国家统一了,这些钱加上利息,是要重新还给大家的。”
这些书生口中的国库券,其实就是夏小桥刚推出的政府债券,打仗就是烧钱,在烧光了他家妖王殿下的小金库之后,为了一鼓作气拿下北方草原和齐、吴两国,夏小桥不得不想办法从民间借债,好在他本人信誉向来不错,形象又好,大家都愿意借钱给他,这才顺利筹措到了足够的军费。
夏小桥不知道的是,原本,就算他不主动借,就凭他现在一时无两的风头,还有“潜龙之相”,天下就多的是想要投资新朝的人抢着送钱给他,只不过,他不想因为这个就欠下什么人情,这才推出了所有人都能买的类似国债的国库券。
不仅如此,夏小桥还推出了国库券可代替普通货币在官办作坊和商铺买东西的措施,并且,为了鼓励老百姓使用国库券,用这些国库券买东西还能打八折,也就是说,一两银子面额的国库券,实际可以买到一两二钱银子的东西。
这下子,都不用他宣传,征粮的时候,几乎所有老百姓都主动要了国库券,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再没有什么比实实在在的东西更能打动他们的了,因此,整个西南地区的征粮,在一片河蟹中很快就结束了。
就这样,一些没有换到国库券的老百姓还十分惋惜,纷纷打听明年还有没有这样的好事了,真是让夏小桥哭笑不得。只能说这个时空的老百姓都还太淳朴了,根本没有感受过金融危机带来的风暴,才如此相信这国库券。
不过,夏小桥自问是绝对不会亏欠这些老百姓的,一旦天下平定,那些还没有被消费掉的国库券,他会一文钱不少的将本息还给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