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 第1342节
“小杨,这里就我们三个同胞,有什么话你但说无妨。”
小杨沉默了几秒钟,问道:
“景均兄,你现在……召集了多少人了?”
……
第672章 有说服力的证据
召集了多少人了?
听到小杨的这个问题。
李景均下意识又看了眼坐在一旁的陈省身。
发现这位数学大佬此时的脸上同样带着些许好奇后他便顿了顿,说道:
“不瞒两位,目前被召集……也就是同意回国的同胞数量不是很多,包括我也只有九人而已。”
“九个人?”
陈省身眨了眨眼,问道:
“都是谁?”
李景均也没打算藏着掖着,当即掰持着手指点数了起来:
“除了我之外还有芝加哥大学的崔琦,伯克利大学的林刚教授,加州理工的方致同和王梦芸夫妇……”
李景均零零散散说了八个名字,除了其中个别人外,陈省身和小杨基本上都没听说过剩下的人名。
接着陈省身的食指在桌面上敲了敲,追问道:
“景均兄,那么还在考虑中的呢?那都有谁?”
“考虑中的啊……”
李景均重复了一遍问题,嘴角扯出了一丝不知道是无奈还是满意的笑容:
“那可就多啦,比如钱学榘教授、李耀滋教授、林家翘教授等等……”
这一次。
从李景均口中说出的人物名字分量,就要比之前的大上许多了。
比如钱学榘。
这个名字读起来可能有些拗口,但此人的来头可不一般——他是钱五师的堂弟,未来诺贝尔奖得主钱永健的父亲。
钱学榘留美的时候同样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后来成为了波音公司的高级工程顾问。
虽然他的能力与钱五师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但同样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顶尖人才。
当然了。
说起钱学榘,还有一件事显然不得不提。
那就是他儿子钱永健获得诺奖时的言论。
钱永健在2008年的时候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当时兔子们正值奥运会年份,便有很多媒体大肆炒作起了钱永健的华夏血统。
然而在某次一位华夏女记者问他获奖后准不准备回国发展的时候,钱永健却回了一句话:
【我生在海对面,长在海对面,我是美国科学家,你让我回哪国?】
【虽然我身上流淌着中国的血统,但我仍是一位美国科学家,血统不能决定我的身份。】
这句话让钱永健遭到了很大的舆论抨击,网上铺天盖地都在diss他白眼狼,很多人恨不得给他扎个小人。
但这事儿怎么说呢……其实本身就是一桩糊涂账。
因为钱永健从一开始就出生于海对面,从小受到的也是美式教育,吃的是牛排是沙拉,整个人至死都没有回过华夏一趟……
他甚至连钱五师和钱五师的儿子钱永刚都没见过一次面,彼此间只打过几次电话罢了。
这种情况下你和他去扯血统认同、去扯他钱五师侄子的身份……这本身就是有点问题的。
整件事中真正遗憾的并不是所谓钱永健“数典忘祖”的行为,而是很多人……或者说媒体自那之后还是不长记性,老喜欢去热脸贴人家的冷屁股。
当然了。
如今的钱永健方才九岁,如果钱学榘能够将他带回华夏,有些事情可能就不一样了。
而除了钱学榘外。
剩下的李耀滋和林家翘也都是不可多得的华人顶尖科学家。
李耀滋是著名的流体力学专家,名气一度可以与老郭相媲美,后来还担任了全美华人协会会长。
赴美求学期间,李耀滋还创造了一个在两年之内拿下硕、博两个学位的“神话”:
1938年获得了mit硕士学位,次年仅用9个月时间就拿下了博士学位。
可惜建国后犹豫顾虑所谓“出身”问题,李耀滋曾经多次想要回国但最终都没有下定决心。
不过即便如此他也依旧没有前往4v为物流工作,并在往后余生一直在推动着统一大业的进行。
如今有这么封来自首都的信件在面前,李耀滋犹疑不定也是正常的。
随后陈省身想了想,又报出了几个名字:
“景均兄,那么李卓皓、健雄、肇中还有政道他们呢?”
李景均摇了摇头:
“前面三位已经明确表示不回国了,至于政道……他没有给我任何答复。”
听到李景均这番话……准确来说是听到“政道”这个名字的时候。
小杨忍不住冷哼了一声。
华夏有个成语,叫做兄弟阋墙。
而在物理学界中要说哪对科学家最符合这个成语,那么小杨和小李显然是冠军的有力竞争者。
他们共同获得了诺贝奖,但却在获奖后分道扬镳,哪怕在2023年都没有和好。
并且很有意思的是。
二人闹翻的原因彼此各执一词,自传中对于这件事描述的互相矛盾,他人的佐证也互相矛盾,即便在后世都属于一个未解之谜。
目前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二人矛盾直接的爆发点就是论文的署名先后问题。
小李想要将自己的名字写在前边,理由是国际惯例都是按照字母排序的。
小杨则认为他的贡献比较大,应该把自己的署名排在前面——因为小杨的数学功底确实要强过小李很多。
具体的时间节点大概是这样的:
双方在1952年的三篇论文中对署名先后发生了一些口角,1955年双方写下了宇称不守恒论文,论文发布时双方对署名先后爆发过一次很激烈的争吵。
1957年,二人获得诺奖。
1962年,《纽约客》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讲了一些杨李二人从合作到获奖的经历。
文章中小李说了一句话:
“对宇称不守恒理论的突破是我一人所为,与杨无关。”
至此以后,二人彻底决裂。
接着在1970年。
小李发表了一篇题目叫《弱相互作用的历史》的演讲,后整理为演讲录。
在这篇文章里面小李提出,他本人是“宇称不守恒”的最大功臣,却对小杨的作用几乎不提,而且多次暗示小杨在发明过程之中无关紧要。
1983年的时候。
为了澄清事实,反驳小李的说法,小杨在他的《论文选集》中的评注里,提到了小李在1970年的那篇文章。
他指出小李回避二人合作共同创造的事实,把功劳都揽到身上。
后来小李为了反击,和好友季承……也就是季羡林之子,合作完成了一部《小李传》。
也正是这部传记,让杨李二人的矛盾彻底为世人所知。
如今杨李二人的矛盾在海对面的华人物理圈内并不算什么大秘密,所以听到小李的名字后,小杨便忍不住用冷哼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
李景均和陈省身对于杨李的矛盾知之已久,不过这种学术上的事儿外人也不太好掺和,所以两人只是彼此对视了一眼,嘴角扯出一丝苦笑便不再说话。
接着陈省身顿了顿,重新换了个话题:
“景均,除了小李之外,其他三位都是什么拒绝的理由?”
陈省身刚才问过四个名字,除了李政道之外的三人分别是李卓皓、吴健雄和丁肇中,三人也都是华人科学家中的翘楚。
其中李卓皓是生物化学家,世界上首次发现并合成人体生长激素,被誉为“荷尔蒙之父”。
吴健雄和丁肇中就不必多说了,前者是人类科研史上最杰出的女性之一,后者则是知名的理论物理大佬。
“他们三个啊……”
李景均苦笑着摇了摇头:
“他们的关系都比较靠近对岸那边,不是对岸大学的客座教授,就是对岸研究院的荣誉院士。”
“所以他们在立场上就相对和国内有些不契合,再加上他们已经入籍了海对面,所以就推脱不回了。”
接着李景均沉默了几秒钟,又补充了一句:
“其他一些不愿回国的科学家或者留学生基本上也都是类似的理由,只不过有些人确实有这顾虑,有些人则是贪图海对面的生活所以找的借口罢了。”
陈省身有些沉重的点了点头。
早先提及过。
如今待在海对面的华夏人才基本上都是庚款留学生,这可是由物流集团全程独自操持的项目。
更别说那些有资格被推选为留学生的人才大多也接受的是“xx大学”之类的教育,他们很多人的亲朋故友当年也都跟着一起撤离到了对岸。
小杨沉默了几秒钟,问道:
“景均兄,你现在……召集了多少人了?”
……
第672章 有说服力的证据
召集了多少人了?
听到小杨的这个问题。
李景均下意识又看了眼坐在一旁的陈省身。
发现这位数学大佬此时的脸上同样带着些许好奇后他便顿了顿,说道:
“不瞒两位,目前被召集……也就是同意回国的同胞数量不是很多,包括我也只有九人而已。”
“九个人?”
陈省身眨了眨眼,问道:
“都是谁?”
李景均也没打算藏着掖着,当即掰持着手指点数了起来:
“除了我之外还有芝加哥大学的崔琦,伯克利大学的林刚教授,加州理工的方致同和王梦芸夫妇……”
李景均零零散散说了八个名字,除了其中个别人外,陈省身和小杨基本上都没听说过剩下的人名。
接着陈省身的食指在桌面上敲了敲,追问道:
“景均兄,那么还在考虑中的呢?那都有谁?”
“考虑中的啊……”
李景均重复了一遍问题,嘴角扯出了一丝不知道是无奈还是满意的笑容:
“那可就多啦,比如钱学榘教授、李耀滋教授、林家翘教授等等……”
这一次。
从李景均口中说出的人物名字分量,就要比之前的大上许多了。
比如钱学榘。
这个名字读起来可能有些拗口,但此人的来头可不一般——他是钱五师的堂弟,未来诺贝尔奖得主钱永健的父亲。
钱学榘留美的时候同样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后来成为了波音公司的高级工程顾问。
虽然他的能力与钱五师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但同样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顶尖人才。
当然了。
说起钱学榘,还有一件事显然不得不提。
那就是他儿子钱永健获得诺奖时的言论。
钱永健在2008年的时候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当时兔子们正值奥运会年份,便有很多媒体大肆炒作起了钱永健的华夏血统。
然而在某次一位华夏女记者问他获奖后准不准备回国发展的时候,钱永健却回了一句话:
【我生在海对面,长在海对面,我是美国科学家,你让我回哪国?】
【虽然我身上流淌着中国的血统,但我仍是一位美国科学家,血统不能决定我的身份。】
这句话让钱永健遭到了很大的舆论抨击,网上铺天盖地都在diss他白眼狼,很多人恨不得给他扎个小人。
但这事儿怎么说呢……其实本身就是一桩糊涂账。
因为钱永健从一开始就出生于海对面,从小受到的也是美式教育,吃的是牛排是沙拉,整个人至死都没有回过华夏一趟……
他甚至连钱五师和钱五师的儿子钱永刚都没见过一次面,彼此间只打过几次电话罢了。
这种情况下你和他去扯血统认同、去扯他钱五师侄子的身份……这本身就是有点问题的。
整件事中真正遗憾的并不是所谓钱永健“数典忘祖”的行为,而是很多人……或者说媒体自那之后还是不长记性,老喜欢去热脸贴人家的冷屁股。
当然了。
如今的钱永健方才九岁,如果钱学榘能够将他带回华夏,有些事情可能就不一样了。
而除了钱学榘外。
剩下的李耀滋和林家翘也都是不可多得的华人顶尖科学家。
李耀滋是著名的流体力学专家,名气一度可以与老郭相媲美,后来还担任了全美华人协会会长。
赴美求学期间,李耀滋还创造了一个在两年之内拿下硕、博两个学位的“神话”:
1938年获得了mit硕士学位,次年仅用9个月时间就拿下了博士学位。
可惜建国后犹豫顾虑所谓“出身”问题,李耀滋曾经多次想要回国但最终都没有下定决心。
不过即便如此他也依旧没有前往4v为物流工作,并在往后余生一直在推动着统一大业的进行。
如今有这么封来自首都的信件在面前,李耀滋犹疑不定也是正常的。
随后陈省身想了想,又报出了几个名字:
“景均兄,那么李卓皓、健雄、肇中还有政道他们呢?”
李景均摇了摇头:
“前面三位已经明确表示不回国了,至于政道……他没有给我任何答复。”
听到李景均这番话……准确来说是听到“政道”这个名字的时候。
小杨忍不住冷哼了一声。
华夏有个成语,叫做兄弟阋墙。
而在物理学界中要说哪对科学家最符合这个成语,那么小杨和小李显然是冠军的有力竞争者。
他们共同获得了诺贝奖,但却在获奖后分道扬镳,哪怕在2023年都没有和好。
并且很有意思的是。
二人闹翻的原因彼此各执一词,自传中对于这件事描述的互相矛盾,他人的佐证也互相矛盾,即便在后世都属于一个未解之谜。
目前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二人矛盾直接的爆发点就是论文的署名先后问题。
小李想要将自己的名字写在前边,理由是国际惯例都是按照字母排序的。
小杨则认为他的贡献比较大,应该把自己的署名排在前面——因为小杨的数学功底确实要强过小李很多。
具体的时间节点大概是这样的:
双方在1952年的三篇论文中对署名先后发生了一些口角,1955年双方写下了宇称不守恒论文,论文发布时双方对署名先后爆发过一次很激烈的争吵。
1957年,二人获得诺奖。
1962年,《纽约客》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讲了一些杨李二人从合作到获奖的经历。
文章中小李说了一句话:
“对宇称不守恒理论的突破是我一人所为,与杨无关。”
至此以后,二人彻底决裂。
接着在1970年。
小李发表了一篇题目叫《弱相互作用的历史》的演讲,后整理为演讲录。
在这篇文章里面小李提出,他本人是“宇称不守恒”的最大功臣,却对小杨的作用几乎不提,而且多次暗示小杨在发明过程之中无关紧要。
1983年的时候。
为了澄清事实,反驳小李的说法,小杨在他的《论文选集》中的评注里,提到了小李在1970年的那篇文章。
他指出小李回避二人合作共同创造的事实,把功劳都揽到身上。
后来小李为了反击,和好友季承……也就是季羡林之子,合作完成了一部《小李传》。
也正是这部传记,让杨李二人的矛盾彻底为世人所知。
如今杨李二人的矛盾在海对面的华人物理圈内并不算什么大秘密,所以听到小李的名字后,小杨便忍不住用冷哼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
李景均和陈省身对于杨李的矛盾知之已久,不过这种学术上的事儿外人也不太好掺和,所以两人只是彼此对视了一眼,嘴角扯出一丝苦笑便不再说话。
接着陈省身顿了顿,重新换了个话题:
“景均,除了小李之外,其他三位都是什么拒绝的理由?”
陈省身刚才问过四个名字,除了李政道之外的三人分别是李卓皓、吴健雄和丁肇中,三人也都是华人科学家中的翘楚。
其中李卓皓是生物化学家,世界上首次发现并合成人体生长激素,被誉为“荷尔蒙之父”。
吴健雄和丁肇中就不必多说了,前者是人类科研史上最杰出的女性之一,后者则是知名的理论物理大佬。
“他们三个啊……”
李景均苦笑着摇了摇头:
“他们的关系都比较靠近对岸那边,不是对岸大学的客座教授,就是对岸研究院的荣誉院士。”
“所以他们在立场上就相对和国内有些不契合,再加上他们已经入籍了海对面,所以就推脱不回了。”
接着李景均沉默了几秒钟,又补充了一句:
“其他一些不愿回国的科学家或者留学生基本上也都是类似的理由,只不过有些人确实有这顾虑,有些人则是贪图海对面的生活所以找的借口罢了。”
陈省身有些沉重的点了点头。
早先提及过。
如今待在海对面的华夏人才基本上都是庚款留学生,这可是由物流集团全程独自操持的项目。
更别说那些有资格被推选为留学生的人才大多也接受的是“xx大学”之类的教育,他们很多人的亲朋故友当年也都跟着一起撤离到了对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