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 第11节
威廉走上前对徐云行了个简单的拥抱礼,脸上的表情有些微妙:
“肥……肥鱼先生是吧……没想到艾萨克这孩子在伦敦待了几年,居然还能交到一位来自异邦的朋友,这可真是件令人愉悦的消息。
肥鱼先生,我代表艾斯库家族欢迎你来到伍尔索普,虽然这个小乡村没有伦敦繁荣,也没有阿姆斯特丹奢靡,但请相信我,你会爱上这里的。”
徐云干笑着点了点头,眼角则在不停的直抽抽:
好家伙,又是肥鱼。
话说这些英国佬怎么老喜欢说第二声来着?翡玉这名字不好吗?
而就在徐云与威廉交谈之际,威廉后方的那间屋子忽然被人打开,从中走出了一位十七八岁的金发小姑娘。
这个小姑娘容貌普通,脸上带着一些欧洲人特有的雀斑,但浑身上下却洋溢着一股青春劲儿,看上去很有活力:
“爸爸,妈妈问你把磨刀石放哪儿了?”
威廉转身看了她一眼,思索几秒钟,说道:
“你去橱柜后面看看,应该在上次我从法兰西带回的那杆白旗模型边上。”
小姑娘哦了一声,小跑着回到了屋里。
威廉又转过身,朝徐云歉意的笑了笑,说道:
“不好意思,那是我的女儿莉莎,咋呼呼的没大没小,还请见谅。”
徐云原本正打算简单的客套几句,但在听到莉莎这个名字后,整个人顿时瞳孔一缩。
逐渐的,一股见证历史的酥麻感再次窜上了心头。
稍微了解牛老爷子的人都知道,这位科学大佬至死都是一头单身狗。
但单身归单身,小牛的感情经历却在后世一些人的加工下,变得极具戏剧性了起来。
传闻中。
小牛的第一段感情源自格兰瑟姆的国王中学时期,当时他寄宿在当地的药剂师威廉·克拉克家中,并在19岁前往剑桥大学求学前,与药剂师的继女安妮·斯托勒订婚。
之后因为牛顿专注于他的研究而使得爱情冷却,斯托勒小姐嫁给了别人。
但实际上,这只是是埃里克·坦普尔·贝尔和伊夫斯在《大数学家》中的介绍。
其中有两个很大很大的错漏。
一是小牛压根就没有订婚。
二则是小牛喜欢上的姑娘压根不叫安妮·斯托勒。
牛顿同时代的友人威廉·斯蒂克利在《艾萨克·牛顿爵士生平回忆录》中记录,斯蒂克利在牛顿死后曾访问过文森特夫人,也就是当年牛顿的恋人斯托勒小姐。
文森特夫人的名字叫作凯瑟琳,而不是安妮,安妮其实是她的妹妹。(我在博德利图书馆里找到了斯蒂克利原版文稿的扫描版,后来又联系上了国内研究过牛顿的大佬,吉大的门志伟先生,最后才确定了这件事情,这两天单更就是为了这事儿在忙活)
当时安妮·斯托勒的年龄才多少呢?
三岁!
这种年龄的婴孩别说性征了,话都不怎么说得清呢。
小牛的姓是艾萨克,又不是爱拉裤的约瑟夫,会喜欢个三岁小孩才怪叻。
埃里克·坦普尔·贝尔写下《大数学家》的时间是1934年,与小牛足足相隔了两百多年,在小牛情感方面的可信度其实是不高的。
然而目前流传的相关版本却全都是安妮·斯托勒,只有极少数会提到凯瑟琳·斯托勒这个名字,包括某个笨蛋作者都被欺骗了十多年。
如果继续延伸思考一下,类似不实但早已固化的信息,不知道还有多少在未被辩证的情况下依然传播着。
话题再回归原处。
而除了凯瑟琳外,小牛还有一段很‘知名’的情感经历:
传闻有一次,小牛又爱上了一位姑娘,但在向对方求婚时思想开了小差,脑海了只剩下了无穷量的二项式定理。
那会小牛是抽烟斗的,他便抓住姑娘的手指,错误的把它当成通烟斗的通条,硬往烟斗里塞。
痛得姑娘大叫,琼瑶式的喊了一声“你根本不在乎我”后便离他而去,小牛也因此终生未娶。
这个传闻没有时间地点人物且不说,叙述者居然还能读心到牛顿那一刻的心中想法,这就未免太天马行空了一些。
加之后世大量的研究者进行了考证,别说姑娘了,烟斗烟灰都没找到呢。
而除了以上这一真一假的传闻,小牛同学剩下的最著名的感情经历便是……
与表妹的恋爱。
传闻牛顿在1665年躲避瘟疫的时候住在舅舅家里,在那里,他爱上了聪明、好学、富有思想的表妹。
表妹也很喜欢这个学识渊博、卓见非凡、擅长以理服人的大学生。
他们常常一起散步,牛顿喜欢即兴发表长篇讲话,他的讲话内容又多是他正在学习和研究的问题。
表妹虽听不懂,但她还是耐心地听着,似乎觉得很有趣,二者就这样产生了情愫。
但是牛顿生性腼腆,并未及时向表妹表白心中的爱情。
等他回到剑桥大学后,又聚集会神地沉浸到科学研究中去了。
他对个人生活一直不予重视,而她的表妹却误以为牛顿对她冷淡,便在失望中嫁给了其他人。
这段感情的真实性无人知晓,在很多营销号的嘴里,牛顿表妹的名字甚至都和上头那位被求婚的女子一样,被用一个简单的称谓直接带过去了。
不过与上面那个所有文献中都找不到的女子不同的是,牛顿的表妹此人确实存在。
她的名字就叫莉莎·艾斯库(源自博德利图书馆newton—manuscript—1712年纪第13封亲笔手稿扫描件)
牛顿也的确在伍尔索普期间经常前往舅舅家里,更关键的是,老牛在死前将部分收稿和遗产赠与了莉莎·艾斯库的子女——剩下的汉娜的孩子也好,舅舅威廉其他的三位孩子也罢,都没有享受到这个待遇。
另外根据小牛的朋友、哈雷彗星的发现者爱德蒙·哈雷在自转中的亲述,小牛也曾经和他提过与表妹的那桩往事。
因此从文献角度来说,小牛大概率曾经有过这么一桩有头没尾的爱情。
由此可见——
异地恋真的没啥好结果……
什么,你连异地恋的女朋友都没有?
那没事了。
……
第15章 不愧是亲戚……
在介绍、认识完彼此身份后,威廉·艾斯库很快便将小牛与徐云二人带进了屋内。
熟悉历史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十七世纪算是英国历史的一个关键节点。
1637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到1688年,英国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资那啥主义开始得到了迅猛发展。
眼下的时间点是1665年,后世伴随着君主立宪制风靡全球的维多利亚建筑风还没有出现,因此绝大多数乡村建筑都带着非常浓重的尼德兰风格。
例如威廉他们所住的这栋房子。
除了先前徐云注意到的红砖材质外,还建有陡峭的坡屋顶,建筑轮廓上有雉堞、烟囱等等。
这些附加模块的体形还多凹凸起伏,外部不对称,窗口则大多是方额的,大开窗。
窗子的排列也还很随便,还能看到少许的攀爬植物。
不过这栋屋子外部看上去颇有小资情调,但如果仔细观察的话,你会发现其中有不少部位已经出现了斑渍甚至老化,整栋建筑的实际情况远非第一眼看上去那么低奢。
作为一位后世来的物理汪,徐云当然知道威廉·艾斯库的人生轨迹:
现在的威廉·艾斯库说白了就一个字,非。
在自己的妹妹汉娜艾斯库——也就是小牛母上大人嫁给了纳巴斯·史密斯后,威廉向她借了一笔大约20基尼的资金,搞起了贩马的行当。
并且很快小赚了一笔财富,具体金额不明,但史学公认的是40-50基尼之间。
于是呢,威廉便花了不少钱修了这栋房子,前后大约花了10基尼出头,也就是一个寻常人家十五年的收入。
结果这栋房子修好后没两年,威廉便开始了长达七年的资金亏损。
按照老牛在一些信件上的记录。
威廉这些年从事过炼铁、建筑、水果、帆船制造等五六个行业,结果没一样是赚钱的。
最近一次威廉做的生意就是先前提过的棉麻和生铁运输,这次他倒是已经找好了下家,只待交货就能拿钱,一举改变霉运。
没想到又遇到了黑死病肆虐伦敦,航线暂时停运。
当然了。
威廉倒霉归倒霉,人品方面还是很好的。
眼下正值英国殖民扩张的时期,威廉作为剑桥大学的毕业生,其实是有人脉可以去搞奴隶贩卖的,这玩意儿有多暴利真的是懂得都懂。
当时他的好友罗伯特·库尼亚曾经找过他,只需要拿出五基尼——差不多现在的三十万吧,就可以参上一股。
不过由于威廉是那种真正意义上虔诚信徒的缘故,最终他选择拒绝了罗伯特的提议,继续做自己的正经生意。
至于十二年后罗伯特·库尼亚成为南美圭亚那殖民地的副总督时威廉有没有后悔,这就无人知晓了。
威廉这一生的轨迹你可以说他是被洗脑,也可以说是虔诚,但从既成事实的角度上来看,他确实是个符合教义与观念定义的良心商人。
嘎吱——
屋子的木门发出了老旧的绵长音节,像是一种另类的风铃在欢迎新到来的客人一般。
威廉的屋子没有很明显的玄关,毕竟欧洲除了瑞士和意大利外,哪怕是后世也有不少欧洲和美洲国家没有穿脱鞋的习惯:
他们要么是直接穿鞋在屋内走动,要么就是穿着袜子或者光着脚走来走去。
这种习惯和石造建筑与木制建筑的区别有一定关系,具体是好是坏就看话术了。
比如以正常观念来看,咱们一般会说因为国内相关文化悠久,比如对坐之类的礼仪不换鞋不合适等等。
但这话到了一些收了钱的人嘴里,就能给你变成国外的路面很干净,所以回家不需要换鞋这种言论出来。
好了,视线再回归原处。
当徐云走进屋内时,伴随着木门嘎吱声响起的,还有一股杂糅着各种东西的古怪味道。
“肥……肥鱼先生是吧……没想到艾萨克这孩子在伦敦待了几年,居然还能交到一位来自异邦的朋友,这可真是件令人愉悦的消息。
肥鱼先生,我代表艾斯库家族欢迎你来到伍尔索普,虽然这个小乡村没有伦敦繁荣,也没有阿姆斯特丹奢靡,但请相信我,你会爱上这里的。”
徐云干笑着点了点头,眼角则在不停的直抽抽:
好家伙,又是肥鱼。
话说这些英国佬怎么老喜欢说第二声来着?翡玉这名字不好吗?
而就在徐云与威廉交谈之际,威廉后方的那间屋子忽然被人打开,从中走出了一位十七八岁的金发小姑娘。
这个小姑娘容貌普通,脸上带着一些欧洲人特有的雀斑,但浑身上下却洋溢着一股青春劲儿,看上去很有活力:
“爸爸,妈妈问你把磨刀石放哪儿了?”
威廉转身看了她一眼,思索几秒钟,说道:
“你去橱柜后面看看,应该在上次我从法兰西带回的那杆白旗模型边上。”
小姑娘哦了一声,小跑着回到了屋里。
威廉又转过身,朝徐云歉意的笑了笑,说道:
“不好意思,那是我的女儿莉莎,咋呼呼的没大没小,还请见谅。”
徐云原本正打算简单的客套几句,但在听到莉莎这个名字后,整个人顿时瞳孔一缩。
逐渐的,一股见证历史的酥麻感再次窜上了心头。
稍微了解牛老爷子的人都知道,这位科学大佬至死都是一头单身狗。
但单身归单身,小牛的感情经历却在后世一些人的加工下,变得极具戏剧性了起来。
传闻中。
小牛的第一段感情源自格兰瑟姆的国王中学时期,当时他寄宿在当地的药剂师威廉·克拉克家中,并在19岁前往剑桥大学求学前,与药剂师的继女安妮·斯托勒订婚。
之后因为牛顿专注于他的研究而使得爱情冷却,斯托勒小姐嫁给了别人。
但实际上,这只是是埃里克·坦普尔·贝尔和伊夫斯在《大数学家》中的介绍。
其中有两个很大很大的错漏。
一是小牛压根就没有订婚。
二则是小牛喜欢上的姑娘压根不叫安妮·斯托勒。
牛顿同时代的友人威廉·斯蒂克利在《艾萨克·牛顿爵士生平回忆录》中记录,斯蒂克利在牛顿死后曾访问过文森特夫人,也就是当年牛顿的恋人斯托勒小姐。
文森特夫人的名字叫作凯瑟琳,而不是安妮,安妮其实是她的妹妹。(我在博德利图书馆里找到了斯蒂克利原版文稿的扫描版,后来又联系上了国内研究过牛顿的大佬,吉大的门志伟先生,最后才确定了这件事情,这两天单更就是为了这事儿在忙活)
当时安妮·斯托勒的年龄才多少呢?
三岁!
这种年龄的婴孩别说性征了,话都不怎么说得清呢。
小牛的姓是艾萨克,又不是爱拉裤的约瑟夫,会喜欢个三岁小孩才怪叻。
埃里克·坦普尔·贝尔写下《大数学家》的时间是1934年,与小牛足足相隔了两百多年,在小牛情感方面的可信度其实是不高的。
然而目前流传的相关版本却全都是安妮·斯托勒,只有极少数会提到凯瑟琳·斯托勒这个名字,包括某个笨蛋作者都被欺骗了十多年。
如果继续延伸思考一下,类似不实但早已固化的信息,不知道还有多少在未被辩证的情况下依然传播着。
话题再回归原处。
而除了凯瑟琳外,小牛还有一段很‘知名’的情感经历:
传闻有一次,小牛又爱上了一位姑娘,但在向对方求婚时思想开了小差,脑海了只剩下了无穷量的二项式定理。
那会小牛是抽烟斗的,他便抓住姑娘的手指,错误的把它当成通烟斗的通条,硬往烟斗里塞。
痛得姑娘大叫,琼瑶式的喊了一声“你根本不在乎我”后便离他而去,小牛也因此终生未娶。
这个传闻没有时间地点人物且不说,叙述者居然还能读心到牛顿那一刻的心中想法,这就未免太天马行空了一些。
加之后世大量的研究者进行了考证,别说姑娘了,烟斗烟灰都没找到呢。
而除了以上这一真一假的传闻,小牛同学剩下的最著名的感情经历便是……
与表妹的恋爱。
传闻牛顿在1665年躲避瘟疫的时候住在舅舅家里,在那里,他爱上了聪明、好学、富有思想的表妹。
表妹也很喜欢这个学识渊博、卓见非凡、擅长以理服人的大学生。
他们常常一起散步,牛顿喜欢即兴发表长篇讲话,他的讲话内容又多是他正在学习和研究的问题。
表妹虽听不懂,但她还是耐心地听着,似乎觉得很有趣,二者就这样产生了情愫。
但是牛顿生性腼腆,并未及时向表妹表白心中的爱情。
等他回到剑桥大学后,又聚集会神地沉浸到科学研究中去了。
他对个人生活一直不予重视,而她的表妹却误以为牛顿对她冷淡,便在失望中嫁给了其他人。
这段感情的真实性无人知晓,在很多营销号的嘴里,牛顿表妹的名字甚至都和上头那位被求婚的女子一样,被用一个简单的称谓直接带过去了。
不过与上面那个所有文献中都找不到的女子不同的是,牛顿的表妹此人确实存在。
她的名字就叫莉莎·艾斯库(源自博德利图书馆newton—manuscript—1712年纪第13封亲笔手稿扫描件)
牛顿也的确在伍尔索普期间经常前往舅舅家里,更关键的是,老牛在死前将部分收稿和遗产赠与了莉莎·艾斯库的子女——剩下的汉娜的孩子也好,舅舅威廉其他的三位孩子也罢,都没有享受到这个待遇。
另外根据小牛的朋友、哈雷彗星的发现者爱德蒙·哈雷在自转中的亲述,小牛也曾经和他提过与表妹的那桩往事。
因此从文献角度来说,小牛大概率曾经有过这么一桩有头没尾的爱情。
由此可见——
异地恋真的没啥好结果……
什么,你连异地恋的女朋友都没有?
那没事了。
……
第15章 不愧是亲戚……
在介绍、认识完彼此身份后,威廉·艾斯库很快便将小牛与徐云二人带进了屋内。
熟悉历史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十七世纪算是英国历史的一个关键节点。
1637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到1688年,英国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资那啥主义开始得到了迅猛发展。
眼下的时间点是1665年,后世伴随着君主立宪制风靡全球的维多利亚建筑风还没有出现,因此绝大多数乡村建筑都带着非常浓重的尼德兰风格。
例如威廉他们所住的这栋房子。
除了先前徐云注意到的红砖材质外,还建有陡峭的坡屋顶,建筑轮廓上有雉堞、烟囱等等。
这些附加模块的体形还多凹凸起伏,外部不对称,窗口则大多是方额的,大开窗。
窗子的排列也还很随便,还能看到少许的攀爬植物。
不过这栋屋子外部看上去颇有小资情调,但如果仔细观察的话,你会发现其中有不少部位已经出现了斑渍甚至老化,整栋建筑的实际情况远非第一眼看上去那么低奢。
作为一位后世来的物理汪,徐云当然知道威廉·艾斯库的人生轨迹:
现在的威廉·艾斯库说白了就一个字,非。
在自己的妹妹汉娜艾斯库——也就是小牛母上大人嫁给了纳巴斯·史密斯后,威廉向她借了一笔大约20基尼的资金,搞起了贩马的行当。
并且很快小赚了一笔财富,具体金额不明,但史学公认的是40-50基尼之间。
于是呢,威廉便花了不少钱修了这栋房子,前后大约花了10基尼出头,也就是一个寻常人家十五年的收入。
结果这栋房子修好后没两年,威廉便开始了长达七年的资金亏损。
按照老牛在一些信件上的记录。
威廉这些年从事过炼铁、建筑、水果、帆船制造等五六个行业,结果没一样是赚钱的。
最近一次威廉做的生意就是先前提过的棉麻和生铁运输,这次他倒是已经找好了下家,只待交货就能拿钱,一举改变霉运。
没想到又遇到了黑死病肆虐伦敦,航线暂时停运。
当然了。
威廉倒霉归倒霉,人品方面还是很好的。
眼下正值英国殖民扩张的时期,威廉作为剑桥大学的毕业生,其实是有人脉可以去搞奴隶贩卖的,这玩意儿有多暴利真的是懂得都懂。
当时他的好友罗伯特·库尼亚曾经找过他,只需要拿出五基尼——差不多现在的三十万吧,就可以参上一股。
不过由于威廉是那种真正意义上虔诚信徒的缘故,最终他选择拒绝了罗伯特的提议,继续做自己的正经生意。
至于十二年后罗伯特·库尼亚成为南美圭亚那殖民地的副总督时威廉有没有后悔,这就无人知晓了。
威廉这一生的轨迹你可以说他是被洗脑,也可以说是虔诚,但从既成事实的角度上来看,他确实是个符合教义与观念定义的良心商人。
嘎吱——
屋子的木门发出了老旧的绵长音节,像是一种另类的风铃在欢迎新到来的客人一般。
威廉的屋子没有很明显的玄关,毕竟欧洲除了瑞士和意大利外,哪怕是后世也有不少欧洲和美洲国家没有穿脱鞋的习惯:
他们要么是直接穿鞋在屋内走动,要么就是穿着袜子或者光着脚走来走去。
这种习惯和石造建筑与木制建筑的区别有一定关系,具体是好是坏就看话术了。
比如以正常观念来看,咱们一般会说因为国内相关文化悠久,比如对坐之类的礼仪不换鞋不合适等等。
但这话到了一些收了钱的人嘴里,就能给你变成国外的路面很干净,所以回家不需要换鞋这种言论出来。
好了,视线再回归原处。
当徐云走进屋内时,伴随着木门嘎吱声响起的,还有一股杂糅着各种东西的古怪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