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帝的诞生[美娱]_分卷阅读_116
乔安娜·罗琳实在无法接受一群操着美国口音的演员,在好莱坞摄影棚里扮演英国巫师,还时不时来几个英国演员绝不会做出的夸张肢体动作,那会让她觉得自己的小说都被毁了。
但是威廉·布兰德利的话,虽然他的伦敦腔不是特别地道,但发音和腔调都很标准,一听就知道肯定是从小接受过专业的培训,而且他身上有那种老式的气质,比如说《理智与情感》里的爱德华——乔安娜·罗琳实在是爱惨了威廉·布兰德利的爱德华,爱极了他和艾玛·汤普森隐忍又波涛汹涌的感情戏,更别提在艾伦·里克曼对比下也不显得逊色的演技了。
“如果你是在问威廉·布兰德利适不适合出演《哈利波特》的话,我的回答是应该没问题。”乔安娜·罗琳斟酌了一下用词,略小心地说:“《魔法石》不行,里面没有适合他的角色,倒是我正在计划写作的第二部和后续的设想里,有几个角色很适合他。”
兰斯喝了口咖啡,没有说话。
乔安娜·罗琳女士完全误会了他的意思,不过,误会就误会吧,起码他现在已经知道了,威尔就像是有天使护佑一样,时不时的就要不科学一下——不然要怎么解释乔安娜·罗琳不认识威廉·布兰德利(现实世界里的认识),而威廉·布兰德利却知道五千多英里外的英国伦敦有一个正在写书的单亲妈妈这种神奇的事情发生的?
一边喝着咖啡,兰斯和乔安娜·罗琳两人又就《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英美同步出版上市的细节问题达成了一致,然后沃丁顿出版社合约部门的人将拟好的合同送了过来,乔安娜·罗琳没有一丝犹豫的在上面签下了自己的大名。
——乔安娜·罗琳最后还是选用了J·K·乔安娜·罗琳这个名字,而不是自己的真名作为笔名,J代表乔安娜,K是乔安娜·罗琳选了奶奶凯萨琳的名字做了笔名的第二个缩写字母。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目标读者群为小男孩和少年的小说,男作者的就是比女作者好卖不是么?反正无论是J·K·罗琳还是乔安娜·罗琳,都是我,如果仅仅因为笔名太女性化,而使小说受关注度不高,那就是我的错了。”
“合作愉快,J·K·罗琳女士。”兰斯起身,系上马甲最后一粒扣子后,伸出右手。
“合作愉快,罗德里克先生。”乔安娜·罗琳微笑着和兰斯握了握手。
虽然面色平静甚至带着胸有成竹的淡淡微笑,但兰斯的心理活动其实挺多的:‘终于完成了威尔交代的事情,而且看起来真的很有利所图的样子,《哈利波特》是部好小说。’兰斯想,‘不过就算赔钱也无所谓,购买版权的花费不过几万英镑,大不了电影计划暂时搁置就是了。’
而乔安娜·罗琳也几乎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两万英镑!有史以来挣得最多的一笔钱!可以租个更大点的公寓,给洁西卡买辆更牢固的童车了!’
而此时此刻的兰斯·罗德里克和乔安娜·罗琳都不会想到,他们的这一次握手,却达成了世界商业史上最重要的决定之一,不仅直接影响到了未来数十年好莱坞,不,世界电影产业的格局,还对全球金融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多年后,乔安娜·罗琳在接受英国BBC电视台的一档专访时,还谈起了这其中的种种阴差阳错:
“直到《密室》快要出版,《魔法石》的选角已经进行到最后关头,我才偶然发现兰斯在向我购买《哈利波特》系列影视版权的时候,他和威尔的电影公司甚至都还没成立!”
“当时的想法?当然是‘我居然被骗了!’(大笑)”
“被罗德里克这个姓氏,和兰斯那张太具有欺骗性,以及符合我心目中完美的德拉科·马尔福成年版形象的模样给骗了(再次大笑)。”
“不,我没有在暗示什么,汤姆·费尔顿很好,一千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汤姆诠释的德拉科是另一种感觉。虽然电影是由小说改编过来的,但是小说和电影本来就是不同的,汤姆·费尔顿的德拉科更接近我在写《魔法石》的时候对马尔福一家人的设定,而兰斯,兰斯直接带歪了我对后几本书的创作,因为他太漂亮了,漂亮到我从《阿兹卡班》开始就忍不住修改大纲。哈哈哈哈。”
“当然,现在兰斯已经不像德拉科了,哪怕七年级的德拉科都不会有他现在的气场强了,而且在我的设定里成年后的德拉科也不会有太漂亮的容貌。卢修斯当然也不是,因为卢修斯(大笑)你们懂的。不过第一次见到兰斯的时候,他真的带给我非常强烈的马尔福家族的感觉,或许是因为他是我见到的第一个上流社会绅士的原因吧。”
“现在我很庆幸,幸亏当初我发现真相的时候,已经没法反悔了,不然我肯定不会拥有今天所有这一切的。”
“怨恨?不,我怎么可能怨恨兰斯和威尔!(责怪主持人的语气)事实上我现在非常庆幸,自己是将版权卖给了威尔和兰斯,而不是华纳迪士尼环球之类的公司,不是说他们不好,而是……”
“你们知道的,大公司拍电影更注重票房和盈利,他们在拍系列电影的时候,第一部往往是成本不太高的试水,成功了,系列就继续,扑街了,这系列就完了。而且大公司经常会把系列电影做的非常商业化,比如《007》系列、超级英雄系列之类,其实很多超级英雄漫画也是非常有内涵的,对社会、人性的讽刺并不比很多文学作品低多少,像是《V字仇杀队》《蝙蝠侠黑暗骑士》《守望者》,特别是《守望者》,这是一部让人阅读完后甚至连拍案叫绝都忘了,只顾着傻傻思考发呆的漫画,太伟大的一部作品——抱歉我不能举出更多例子了,因为我只看了这几部,是威尔推荐的,我以前对漫画并不感兴趣,特别是超级英雄漫画,但他的这些推荐让我很喜欢。如果你们需要更多,去他的facebook主页骚扰他吧。”
“在这些漫画里,世界是灰色的,人性的黑暗面永无底线,但是因为各大颁奖典礼的评委都不会将奖项颁给漫画改编电影——起码现在是如此——所以制片厂在拍摄漫改电影的时候,总是会只关注场面是不是够火爆,特效做的足不足,简单来说,就是只关注商业性。而兰斯和威尔从《哈利波特》系列电影还看不到曙光的时候,就穷尽一切的拍摄,他们并没有单纯的将《哈利波特》看成是一部童话小说,他们对原著的还原、对影片艺术性的追求都令我感动。而且,他们也非常尊重我的意见,要知道,这电影几乎所有的演员,都是我们三个人亲手选出来的。”
乔安娜·罗琳直视镜头,露出了个非常开心的笑容:“谢谢威尔和兰斯,你们将《哈利波特》系列拍的非常出色,甚至拍出了那种我想要,但水平所限一直追求不到的史诗感——或许这就是有个男搭档的好处,他们能补齐你的不足。(再次大笑)”
第59章下一部电影
“——托比还说谢谢你呢,谢谢你向李安推荐他,不过他这会儿正在康涅狄格州拍戏,几乎与世隔绝,只能等拍完《冰风暴》后回来再约了。”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说。
“《冰风暴》的剧本我看过,非常棒,这对托比来说是个机会。”威廉握着话筒,对电话那头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说:“至于正式的道谢,我们之间哪用的着这个?等他拍完戏回来大家一起去派对酒吧开心开心就行啦。”
《罗密欧与朱丽叶现代版》的后期制作已经完成,这个月陆续开始举行内部试映会,洛杉矶、纽约、芝加哥分别试映后,11月1日会在洛杉矶举行首映。
因为成本原因,《罗密欧与朱丽叶现代版》并没有类似走红地毯闪光灯哗哗闪疯狂影迷兴奋尖叫之类的首映戏码,那是属于投资过五千万甚至上亿美元的大片,或是话题度特别高的电影首映式才会有的待遇,《罗密欧与朱丽叶现代版》和很多千万级别投资的电影一样,首映式不过是电影主创人员、特别邀请的影评人、媒体和少数幸运的影迷同聚一堂共同观影罢了。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威廉的这次通话,主要聊的就是威廉回不回洛杉矶参加首映的事。
“首映我就没办法赶回洛杉矶参加了,给鲁赫曼导演带去我的祝福,祝票房口碑双丰收之类的。”威廉想了想,说:“对了,我还定了很多束花,你觉得是在首映前送还是首映后送比较好?”
“首映之后送吧,到时气氛应该不会差的,之前在芝加哥办的那场试映会反响很不错,《芝加哥太阳报》《芝加哥论坛报》这两家在本地最有影响力的媒体都是称赞较多,罗杰·埃伯特还给出了三颗星呢。”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话音里难掩偷笑声:“对了,罗杰·埃伯特在《芝加哥太阳报》的专栏里写了这样一句话,我念给你听——从美貌值上讲,帕里斯伯爵的演员或许比克莱尔·丹妮丝更适合演朱丽叶。”
“说的好像你没这样被拎出来比喻过似的。”事实上类似的议论从他们还在墨西哥拍片的时候就有了,只不过大家都背着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威廉和克莱尔·丹妮丝三个当事人在说。“还有罗杰·埃伯特,只要不是太烂的电影,他现在不是给谁都点赞么。”
罗杰·埃伯特是美国最有名的影评人之一,1967年开始任职于《芝加哥论坛报》,1975年成为第一个获得普利策批评奖的电影影评人,从而在世界电影评论界的地位一下子超然起来——其实当时的罗杰·埃伯特才刚刚28岁而已——七十、八十年代,或许是有普利策奖在身后鞭策,罗杰·埃伯特发表了大量的见解独到的影评,并且数量多到几乎一年平均300多篇,或许是由于出生在二战结束阶段,又是德国移民后代的原因,罗杰对电影里的法西斯主义非常敏感,一旦见到,就毫不留情的批评,辛辣的讽刺和幽默的嘲讽征服了当时几乎所有影迷。
虽然遇到不喜欢的电影会直接批评,比如在评论1994年的《浪子保镖》时,罗杰·埃伯特就用了“我讨厌这部电影,讨厌讨厌讨厌讨厌讨厌这部电影。”如此直白到能让导演主角都羞愧致死的评论,但在其他多数时候,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罗杰·埃伯特已经越来越宽容了,他见到佳片就要特竖起大拇指的模样已经成为了美国影评界的一个标志性形象,哪怕遇上烂片也要意思意思给半颗星,除非他觉得影片“毫无艺术性”或“道德观令人讨厌”,才会给打0分。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强调:“三颗星!三颗星!罗杰今年还没有给过满分电影好吗?”
“好啦,我只是吐个槽而已,你不用在意我。”威廉说:“《芝加哥太阳报》已经有试映会的影评登出来了吗?一会儿我去报亭找找看。”
但是威廉·布兰德利的话,虽然他的伦敦腔不是特别地道,但发音和腔调都很标准,一听就知道肯定是从小接受过专业的培训,而且他身上有那种老式的气质,比如说《理智与情感》里的爱德华——乔安娜·罗琳实在是爱惨了威廉·布兰德利的爱德华,爱极了他和艾玛·汤普森隐忍又波涛汹涌的感情戏,更别提在艾伦·里克曼对比下也不显得逊色的演技了。
“如果你是在问威廉·布兰德利适不适合出演《哈利波特》的话,我的回答是应该没问题。”乔安娜·罗琳斟酌了一下用词,略小心地说:“《魔法石》不行,里面没有适合他的角色,倒是我正在计划写作的第二部和后续的设想里,有几个角色很适合他。”
兰斯喝了口咖啡,没有说话。
乔安娜·罗琳女士完全误会了他的意思,不过,误会就误会吧,起码他现在已经知道了,威尔就像是有天使护佑一样,时不时的就要不科学一下——不然要怎么解释乔安娜·罗琳不认识威廉·布兰德利(现实世界里的认识),而威廉·布兰德利却知道五千多英里外的英国伦敦有一个正在写书的单亲妈妈这种神奇的事情发生的?
一边喝着咖啡,兰斯和乔安娜·罗琳两人又就《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英美同步出版上市的细节问题达成了一致,然后沃丁顿出版社合约部门的人将拟好的合同送了过来,乔安娜·罗琳没有一丝犹豫的在上面签下了自己的大名。
——乔安娜·罗琳最后还是选用了J·K·乔安娜·罗琳这个名字,而不是自己的真名作为笔名,J代表乔安娜,K是乔安娜·罗琳选了奶奶凯萨琳的名字做了笔名的第二个缩写字母。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目标读者群为小男孩和少年的小说,男作者的就是比女作者好卖不是么?反正无论是J·K·罗琳还是乔安娜·罗琳,都是我,如果仅仅因为笔名太女性化,而使小说受关注度不高,那就是我的错了。”
“合作愉快,J·K·罗琳女士。”兰斯起身,系上马甲最后一粒扣子后,伸出右手。
“合作愉快,罗德里克先生。”乔安娜·罗琳微笑着和兰斯握了握手。
虽然面色平静甚至带着胸有成竹的淡淡微笑,但兰斯的心理活动其实挺多的:‘终于完成了威尔交代的事情,而且看起来真的很有利所图的样子,《哈利波特》是部好小说。’兰斯想,‘不过就算赔钱也无所谓,购买版权的花费不过几万英镑,大不了电影计划暂时搁置就是了。’
而乔安娜·罗琳也几乎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两万英镑!有史以来挣得最多的一笔钱!可以租个更大点的公寓,给洁西卡买辆更牢固的童车了!’
而此时此刻的兰斯·罗德里克和乔安娜·罗琳都不会想到,他们的这一次握手,却达成了世界商业史上最重要的决定之一,不仅直接影响到了未来数十年好莱坞,不,世界电影产业的格局,还对全球金融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多年后,乔安娜·罗琳在接受英国BBC电视台的一档专访时,还谈起了这其中的种种阴差阳错:
“直到《密室》快要出版,《魔法石》的选角已经进行到最后关头,我才偶然发现兰斯在向我购买《哈利波特》系列影视版权的时候,他和威尔的电影公司甚至都还没成立!”
“当时的想法?当然是‘我居然被骗了!’(大笑)”
“被罗德里克这个姓氏,和兰斯那张太具有欺骗性,以及符合我心目中完美的德拉科·马尔福成年版形象的模样给骗了(再次大笑)。”
“不,我没有在暗示什么,汤姆·费尔顿很好,一千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汤姆诠释的德拉科是另一种感觉。虽然电影是由小说改编过来的,但是小说和电影本来就是不同的,汤姆·费尔顿的德拉科更接近我在写《魔法石》的时候对马尔福一家人的设定,而兰斯,兰斯直接带歪了我对后几本书的创作,因为他太漂亮了,漂亮到我从《阿兹卡班》开始就忍不住修改大纲。哈哈哈哈。”
“当然,现在兰斯已经不像德拉科了,哪怕七年级的德拉科都不会有他现在的气场强了,而且在我的设定里成年后的德拉科也不会有太漂亮的容貌。卢修斯当然也不是,因为卢修斯(大笑)你们懂的。不过第一次见到兰斯的时候,他真的带给我非常强烈的马尔福家族的感觉,或许是因为他是我见到的第一个上流社会绅士的原因吧。”
“现在我很庆幸,幸亏当初我发现真相的时候,已经没法反悔了,不然我肯定不会拥有今天所有这一切的。”
“怨恨?不,我怎么可能怨恨兰斯和威尔!(责怪主持人的语气)事实上我现在非常庆幸,自己是将版权卖给了威尔和兰斯,而不是华纳迪士尼环球之类的公司,不是说他们不好,而是……”
“你们知道的,大公司拍电影更注重票房和盈利,他们在拍系列电影的时候,第一部往往是成本不太高的试水,成功了,系列就继续,扑街了,这系列就完了。而且大公司经常会把系列电影做的非常商业化,比如《007》系列、超级英雄系列之类,其实很多超级英雄漫画也是非常有内涵的,对社会、人性的讽刺并不比很多文学作品低多少,像是《V字仇杀队》《蝙蝠侠黑暗骑士》《守望者》,特别是《守望者》,这是一部让人阅读完后甚至连拍案叫绝都忘了,只顾着傻傻思考发呆的漫画,太伟大的一部作品——抱歉我不能举出更多例子了,因为我只看了这几部,是威尔推荐的,我以前对漫画并不感兴趣,特别是超级英雄漫画,但他的这些推荐让我很喜欢。如果你们需要更多,去他的facebook主页骚扰他吧。”
“在这些漫画里,世界是灰色的,人性的黑暗面永无底线,但是因为各大颁奖典礼的评委都不会将奖项颁给漫画改编电影——起码现在是如此——所以制片厂在拍摄漫改电影的时候,总是会只关注场面是不是够火爆,特效做的足不足,简单来说,就是只关注商业性。而兰斯和威尔从《哈利波特》系列电影还看不到曙光的时候,就穷尽一切的拍摄,他们并没有单纯的将《哈利波特》看成是一部童话小说,他们对原著的还原、对影片艺术性的追求都令我感动。而且,他们也非常尊重我的意见,要知道,这电影几乎所有的演员,都是我们三个人亲手选出来的。”
乔安娜·罗琳直视镜头,露出了个非常开心的笑容:“谢谢威尔和兰斯,你们将《哈利波特》系列拍的非常出色,甚至拍出了那种我想要,但水平所限一直追求不到的史诗感——或许这就是有个男搭档的好处,他们能补齐你的不足。(再次大笑)”
第59章下一部电影
“——托比还说谢谢你呢,谢谢你向李安推荐他,不过他这会儿正在康涅狄格州拍戏,几乎与世隔绝,只能等拍完《冰风暴》后回来再约了。”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说。
“《冰风暴》的剧本我看过,非常棒,这对托比来说是个机会。”威廉握着话筒,对电话那头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说:“至于正式的道谢,我们之间哪用的着这个?等他拍完戏回来大家一起去派对酒吧开心开心就行啦。”
《罗密欧与朱丽叶现代版》的后期制作已经完成,这个月陆续开始举行内部试映会,洛杉矶、纽约、芝加哥分别试映后,11月1日会在洛杉矶举行首映。
因为成本原因,《罗密欧与朱丽叶现代版》并没有类似走红地毯闪光灯哗哗闪疯狂影迷兴奋尖叫之类的首映戏码,那是属于投资过五千万甚至上亿美元的大片,或是话题度特别高的电影首映式才会有的待遇,《罗密欧与朱丽叶现代版》和很多千万级别投资的电影一样,首映式不过是电影主创人员、特别邀请的影评人、媒体和少数幸运的影迷同聚一堂共同观影罢了。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威廉的这次通话,主要聊的就是威廉回不回洛杉矶参加首映的事。
“首映我就没办法赶回洛杉矶参加了,给鲁赫曼导演带去我的祝福,祝票房口碑双丰收之类的。”威廉想了想,说:“对了,我还定了很多束花,你觉得是在首映前送还是首映后送比较好?”
“首映之后送吧,到时气氛应该不会差的,之前在芝加哥办的那场试映会反响很不错,《芝加哥太阳报》《芝加哥论坛报》这两家在本地最有影响力的媒体都是称赞较多,罗杰·埃伯特还给出了三颗星呢。”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话音里难掩偷笑声:“对了,罗杰·埃伯特在《芝加哥太阳报》的专栏里写了这样一句话,我念给你听——从美貌值上讲,帕里斯伯爵的演员或许比克莱尔·丹妮丝更适合演朱丽叶。”
“说的好像你没这样被拎出来比喻过似的。”事实上类似的议论从他们还在墨西哥拍片的时候就有了,只不过大家都背着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威廉和克莱尔·丹妮丝三个当事人在说。“还有罗杰·埃伯特,只要不是太烂的电影,他现在不是给谁都点赞么。”
罗杰·埃伯特是美国最有名的影评人之一,1967年开始任职于《芝加哥论坛报》,1975年成为第一个获得普利策批评奖的电影影评人,从而在世界电影评论界的地位一下子超然起来——其实当时的罗杰·埃伯特才刚刚28岁而已——七十、八十年代,或许是有普利策奖在身后鞭策,罗杰·埃伯特发表了大量的见解独到的影评,并且数量多到几乎一年平均300多篇,或许是由于出生在二战结束阶段,又是德国移民后代的原因,罗杰对电影里的法西斯主义非常敏感,一旦见到,就毫不留情的批评,辛辣的讽刺和幽默的嘲讽征服了当时几乎所有影迷。
虽然遇到不喜欢的电影会直接批评,比如在评论1994年的《浪子保镖》时,罗杰·埃伯特就用了“我讨厌这部电影,讨厌讨厌讨厌讨厌讨厌这部电影。”如此直白到能让导演主角都羞愧致死的评论,但在其他多数时候,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罗杰·埃伯特已经越来越宽容了,他见到佳片就要特竖起大拇指的模样已经成为了美国影评界的一个标志性形象,哪怕遇上烂片也要意思意思给半颗星,除非他觉得影片“毫无艺术性”或“道德观令人讨厌”,才会给打0分。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强调:“三颗星!三颗星!罗杰今年还没有给过满分电影好吗?”
“好啦,我只是吐个槽而已,你不用在意我。”威廉说:“《芝加哥太阳报》已经有试映会的影评登出来了吗?一会儿我去报亭找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