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下面没有了_分卷阅读_17
边静玉微笑着说:“轧?马路?马路我知道,马车走的道可以简称为马路。但你说的轧又是何意?莫非你觉得我很胖?”呵,他哪里胖了!他到底哪里胖了?这沈二竟然敢当面说他重得能把大路压了!
不知道为什么,沈怡总觉得边静玉那平静的微笑中似乎带着一抹杀气。
第16章
沈怡仔细一看,见边静玉仍是一副温柔浅笑的样子,便怀疑那股杀气是自己的错觉。他说:“轧马路是一种说法,就是指两个人一起在路上走着,仿佛能一直一直走下去而不停止……你不胖,真的!”
边静玉毕竟是有文化有修养的人(不,其实是因为他已经在脑内剧场里把沈怡变身为两百多斤的大胖子出过气了),勉强接受了这个解释,说:“既然你喜欢轧马路,等以后有机会了就多轧轧吧。”
从边静玉口中得到这样一句话,沈怡觉得这回复可以同等于“等以后有机会了就多约会”了。他心里美滋滋的,越发觉得自己是开窍了。若不是开窍了,怎么能和边静玉相处得这么愉快呢?其实,对于这次见面,沈怡曾在心里担忧了好久。因为他实在没有和心上人相处的经验,或者说他就连和普通人相处的经验都不是很多。他担心自己太热情就唐突了边静玉,又担心自己不热情便冷落了边静玉。
好在,有了“烛光晚餐”和“轧马路”,这次约会果然很成功。
其实沈怡已经想不起来“烛光晚餐”和“轧马路”的说法源于何处了,仿佛这一切都出于他的本能。每当他要深入细想时,总有什么东西在模糊他的思维。据说,有些巫师不愿意被麻瓜发现自己的房子,就会对房子施麻瓜忽略咒,于是麻瓜们会自然而然地忽略这栋房子。沈怡好像就被施了类似的咒语,每当他意识到自己的记忆有些奇怪,想要追本溯源的时候,他就会自然而然地把自己的记忆合理化。
等等,巫师和麻瓜忽略咒又是什么东西?
哎,罢了!就当自己开窍了吧。
国子监和太学的休沐日子是跟着朝中官员的休沐日子走的,因为国子监和太学里的先生们都由朝廷官员担任。当边静玉太学放假时,他兄长边嘉玉的国子监也放假了。边嘉玉也已经定亲多年,正巧他未来的大舅兄要约他喝酒,他便把自己收拾利索了打算出门。结果,当他走出大门旁边的角门时,就看见不远处有两个熟悉的身影,正是他弟弟和他的便宜弟弟。两个人站在风中兴致盎然地聊着天。
边嘉玉忙把跨出门的脚收了回来,躲在了门后。
过了一会儿,边嘉玉忽然反应过来了。他躲什么?他堂堂正正出的门,有什么好躲的?应该要躲起来分明是那一对已经定了亲却还没有成亲的弟弟们吧?边嘉玉懊恼地用手上拿的折扇敲了一下头。
“爷瞧着怎么样?”边嘉玉摊开手转了一圈,想让随行的小厮看看他是否很有兄长的威严。
小厮却理解错了,没注意边嘉玉的衣着,反倒是说:“爷这脸色,瞧着像是要去捉-奸的。”
边嘉玉:“……”
世子大哥用折扇狠狠地敲了小厮的头!到底会不会说话了!怎么就成去捉-奸的了?他分明是去棒打鸳鸯的。这青天白日的,两人黏黏糊糊立在街边到底想要做什么呢?世子猜测,应该是沈怡把边静玉送到家门口,两人在说道别的话。但道别就道别吧,道别的话有必要说那么久吗?既然还没成亲,那么就要注意一点!就拿他来说吧,他也定亲好些年了,却至今没能和未过门的妻子单独说过话呢!
明明在四年前就可以成亲却因为守孝不断错过的世子大人觉得有必要好好管一管弟弟们。
于是,世子大哥重新走出了角门。
边静玉和沈怡这才注意到大哥的出现,纷纷向大哥行礼。
世子只管盯着沈怡看。在大哥“慈爱”的注视中,沈怡不自在地咳了一声,说:“我这就回去了。”
边静玉问:“要不要我送送你?”
“也可。”沈怡说。
于是,终于把边静玉送到家门口的沈怡又被边静玉送了一程。
世子大哥:“……”
世子觉得,他从未见过这么无聊的两个人。
沈怡拿着边静玉整理好的资料回了家。他先去见了苏氏,向苏氏请安。因和边静玉商量过,沈怡有了些信心,就和苏氏说起了外卖生意的事情。苏氏做了二十多年的当家夫人,陪着沈德源从微末走到三品大员,一点点把沈家的家业置办起来,她显然是有见识的。她原本经营着好几个铺子,收益都还算可观,只是这次沈德源入狱,那些地段不错的铺子都没能保住。她的嫁妆虽然被返还了,但嫁妆里的铺子同样没能保住。因为,想要在好地段顺利开铺子,光有手段和见识是不行的,还得有后台。
苏氏心里已经有了一些计较,但她却什么话都没有说,只等着沈怡把他的想法说完。
沈怡道:“送外卖这事其实很简单,不需要有什么特殊的技能,十岁左右的小孩就能做了。所以,我打算雇佣住在南城的小孩来当送餐员。一来,我们可以更好地融入南城。二来,这成本会低很多。”
此时的人讲究多子多福,所以家里的孩子都特别多。但多一个孩子就多一张吃饭的嘴,养家糊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很多贫寒人家,大一点的孩子在三四岁时就要帮着父母照顾弟弟妹妹了,七-八岁的孩子能上灶做饭,十来岁的孩子就要想办法养家了。沈怡若是能雇佣这些大孩子来干活,这比雇佣成人降低成本,但对于孩子们来说,送外卖不是什么辛苦的事情,又比他们给人打短工收入稳定。
“你这主意不错。”苏氏说。
沈怡又说:“我本来是想要和酒楼合作的。但酒楼中的食物偏贵。那些吃得起酒楼的人,当他们想吃新鲜却又懒得出门时,完全可以打发自家的下人出来买。所以,外卖生意针对的不是这些富人,而是家境一般的普通人。他们做一顿饭,需要买菜、买米、买油、买柴,还要搭上功夫,若我们提供的饭菜能比他们自己做还要更便宜,那么他们就会选择我们了。所以,我打算暂时先不和酒楼合作……”
沈怡打算先在自家做快餐,然后提供送餐上门-服务。
等到人们都接受“外卖”这一项服务的存在后,沈怡就可以只做外卖生意了。
苏氏道:“这样也好。咱家的院子还空着,你找人搭上棚子,能造出一个简易的大厨房,再雇上三五个灶上娘子,这生意就能做起来了。我平日里没事时,可以帮你看着点。你只用忙外头的事就好。”
沈怡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但这就辛苦娘了。”
“这有什么辛苦的……”苏氏笑了起来,“这生意能做起来,我不过是帮你管着几个人而已。前两天我也在忧心家里的情况,怕家里坐吃山空,还琢磨过要绣花换钱……绣花才是真辛苦呢,我都已经有好些年没正儿八经地绣过花了,赚这个钱才是真的受罪。好在我儿脑子活络,另想出了赚钱的法子。”
沈怡听苏氏这么说,心里竟觉得有些不好受。娘以前哪里用得着操心这些啊!
“把阿墨的身契还给他吧,去衙门里重新登记一下,给他一个良民的身份。以后,你就把生意放在他的名下。”苏氏又说,“冯嬷嬷跟了我这些年,功劳、苦劳都是有的,就当是给她一个恩典。”冯嬷嬷是阿墨的奶奶,她在苏氏做姑娘时就陪在苏氏身边伺候了,她儿子蒋六和儿媳妇六娘子都是本分人。
沈怡说:“儿子也是这么想的。等父亲和哥哥回来了,儿子还要参加科考的。”
“好好好。”苏氏听见这话,脸上的笑容才变得真切了。
沈怡忙把边静玉送他的那些资料拿出来。边静玉其实从未对沈怡说过,他为了整理这些资料费了多大的功夫!但沈怡想要在苏氏面前吹一波边静玉,就说这资料很难得,真把边静玉的辛苦说对了。
苏氏少不得又在心里赞了边静玉的仁义。她想了想,说:“生意的事,你这两天再去找安平伯商量下,若安平伯也觉得可行,那你日后的盈利就要分给安平伯府一成。他们自然不图我们的钱,但是做生意都是需要靠山的,咱们现在能用的就是安平伯府的名头了。用了他们的名头自然就要给出孝敬。”
苏氏这是在为以后考虑了,要是外卖能做大,能做到整个京城都知道外卖,就一定要有靠山。
“好。”沈怡应下了。
苏氏又笑着说:“要不是边二还未分家,手里不能有私产,不然你直接用了他的名头也好。”
沈怡被苏氏打趣得耳尖都红了。
“娘,我觉得外卖这种事,别人看看就懂了,估计很快就会有模仿者。”沈怡说,“有模仿者不怕,反正天底下要吃饭的人那么多,我们不可能把所有人的生意都做了。但我们一定要做多数人的生意。因此,我们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更多人的信任,得让他们知道,我们家送的外卖才是最好的。”
“那你想要怎么做。”苏氏问。
沈怡说:“我们可以取一个响亮的名字,再设计一个图案,把这个图案印在食盒上。还有,我们可以给送餐的人员准备统一的衣服,衣服上也印上大大的图案,让人们看到这个图案立马能想到我们。”
不知道为什么,沈怡总觉得边静玉那平静的微笑中似乎带着一抹杀气。
第16章
沈怡仔细一看,见边静玉仍是一副温柔浅笑的样子,便怀疑那股杀气是自己的错觉。他说:“轧马路是一种说法,就是指两个人一起在路上走着,仿佛能一直一直走下去而不停止……你不胖,真的!”
边静玉毕竟是有文化有修养的人(不,其实是因为他已经在脑内剧场里把沈怡变身为两百多斤的大胖子出过气了),勉强接受了这个解释,说:“既然你喜欢轧马路,等以后有机会了就多轧轧吧。”
从边静玉口中得到这样一句话,沈怡觉得这回复可以同等于“等以后有机会了就多约会”了。他心里美滋滋的,越发觉得自己是开窍了。若不是开窍了,怎么能和边静玉相处得这么愉快呢?其实,对于这次见面,沈怡曾在心里担忧了好久。因为他实在没有和心上人相处的经验,或者说他就连和普通人相处的经验都不是很多。他担心自己太热情就唐突了边静玉,又担心自己不热情便冷落了边静玉。
好在,有了“烛光晚餐”和“轧马路”,这次约会果然很成功。
其实沈怡已经想不起来“烛光晚餐”和“轧马路”的说法源于何处了,仿佛这一切都出于他的本能。每当他要深入细想时,总有什么东西在模糊他的思维。据说,有些巫师不愿意被麻瓜发现自己的房子,就会对房子施麻瓜忽略咒,于是麻瓜们会自然而然地忽略这栋房子。沈怡好像就被施了类似的咒语,每当他意识到自己的记忆有些奇怪,想要追本溯源的时候,他就会自然而然地把自己的记忆合理化。
等等,巫师和麻瓜忽略咒又是什么东西?
哎,罢了!就当自己开窍了吧。
国子监和太学的休沐日子是跟着朝中官员的休沐日子走的,因为国子监和太学里的先生们都由朝廷官员担任。当边静玉太学放假时,他兄长边嘉玉的国子监也放假了。边嘉玉也已经定亲多年,正巧他未来的大舅兄要约他喝酒,他便把自己收拾利索了打算出门。结果,当他走出大门旁边的角门时,就看见不远处有两个熟悉的身影,正是他弟弟和他的便宜弟弟。两个人站在风中兴致盎然地聊着天。
边嘉玉忙把跨出门的脚收了回来,躲在了门后。
过了一会儿,边嘉玉忽然反应过来了。他躲什么?他堂堂正正出的门,有什么好躲的?应该要躲起来分明是那一对已经定了亲却还没有成亲的弟弟们吧?边嘉玉懊恼地用手上拿的折扇敲了一下头。
“爷瞧着怎么样?”边嘉玉摊开手转了一圈,想让随行的小厮看看他是否很有兄长的威严。
小厮却理解错了,没注意边嘉玉的衣着,反倒是说:“爷这脸色,瞧着像是要去捉-奸的。”
边嘉玉:“……”
世子大哥用折扇狠狠地敲了小厮的头!到底会不会说话了!怎么就成去捉-奸的了?他分明是去棒打鸳鸯的。这青天白日的,两人黏黏糊糊立在街边到底想要做什么呢?世子猜测,应该是沈怡把边静玉送到家门口,两人在说道别的话。但道别就道别吧,道别的话有必要说那么久吗?既然还没成亲,那么就要注意一点!就拿他来说吧,他也定亲好些年了,却至今没能和未过门的妻子单独说过话呢!
明明在四年前就可以成亲却因为守孝不断错过的世子大人觉得有必要好好管一管弟弟们。
于是,世子大哥重新走出了角门。
边静玉和沈怡这才注意到大哥的出现,纷纷向大哥行礼。
世子只管盯着沈怡看。在大哥“慈爱”的注视中,沈怡不自在地咳了一声,说:“我这就回去了。”
边静玉问:“要不要我送送你?”
“也可。”沈怡说。
于是,终于把边静玉送到家门口的沈怡又被边静玉送了一程。
世子大哥:“……”
世子觉得,他从未见过这么无聊的两个人。
沈怡拿着边静玉整理好的资料回了家。他先去见了苏氏,向苏氏请安。因和边静玉商量过,沈怡有了些信心,就和苏氏说起了外卖生意的事情。苏氏做了二十多年的当家夫人,陪着沈德源从微末走到三品大员,一点点把沈家的家业置办起来,她显然是有见识的。她原本经营着好几个铺子,收益都还算可观,只是这次沈德源入狱,那些地段不错的铺子都没能保住。她的嫁妆虽然被返还了,但嫁妆里的铺子同样没能保住。因为,想要在好地段顺利开铺子,光有手段和见识是不行的,还得有后台。
苏氏心里已经有了一些计较,但她却什么话都没有说,只等着沈怡把他的想法说完。
沈怡道:“送外卖这事其实很简单,不需要有什么特殊的技能,十岁左右的小孩就能做了。所以,我打算雇佣住在南城的小孩来当送餐员。一来,我们可以更好地融入南城。二来,这成本会低很多。”
此时的人讲究多子多福,所以家里的孩子都特别多。但多一个孩子就多一张吃饭的嘴,养家糊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很多贫寒人家,大一点的孩子在三四岁时就要帮着父母照顾弟弟妹妹了,七-八岁的孩子能上灶做饭,十来岁的孩子就要想办法养家了。沈怡若是能雇佣这些大孩子来干活,这比雇佣成人降低成本,但对于孩子们来说,送外卖不是什么辛苦的事情,又比他们给人打短工收入稳定。
“你这主意不错。”苏氏说。
沈怡又说:“我本来是想要和酒楼合作的。但酒楼中的食物偏贵。那些吃得起酒楼的人,当他们想吃新鲜却又懒得出门时,完全可以打发自家的下人出来买。所以,外卖生意针对的不是这些富人,而是家境一般的普通人。他们做一顿饭,需要买菜、买米、买油、买柴,还要搭上功夫,若我们提供的饭菜能比他们自己做还要更便宜,那么他们就会选择我们了。所以,我打算暂时先不和酒楼合作……”
沈怡打算先在自家做快餐,然后提供送餐上门-服务。
等到人们都接受“外卖”这一项服务的存在后,沈怡就可以只做外卖生意了。
苏氏道:“这样也好。咱家的院子还空着,你找人搭上棚子,能造出一个简易的大厨房,再雇上三五个灶上娘子,这生意就能做起来了。我平日里没事时,可以帮你看着点。你只用忙外头的事就好。”
沈怡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但这就辛苦娘了。”
“这有什么辛苦的……”苏氏笑了起来,“这生意能做起来,我不过是帮你管着几个人而已。前两天我也在忧心家里的情况,怕家里坐吃山空,还琢磨过要绣花换钱……绣花才是真辛苦呢,我都已经有好些年没正儿八经地绣过花了,赚这个钱才是真的受罪。好在我儿脑子活络,另想出了赚钱的法子。”
沈怡听苏氏这么说,心里竟觉得有些不好受。娘以前哪里用得着操心这些啊!
“把阿墨的身契还给他吧,去衙门里重新登记一下,给他一个良民的身份。以后,你就把生意放在他的名下。”苏氏又说,“冯嬷嬷跟了我这些年,功劳、苦劳都是有的,就当是给她一个恩典。”冯嬷嬷是阿墨的奶奶,她在苏氏做姑娘时就陪在苏氏身边伺候了,她儿子蒋六和儿媳妇六娘子都是本分人。
沈怡说:“儿子也是这么想的。等父亲和哥哥回来了,儿子还要参加科考的。”
“好好好。”苏氏听见这话,脸上的笑容才变得真切了。
沈怡忙把边静玉送他的那些资料拿出来。边静玉其实从未对沈怡说过,他为了整理这些资料费了多大的功夫!但沈怡想要在苏氏面前吹一波边静玉,就说这资料很难得,真把边静玉的辛苦说对了。
苏氏少不得又在心里赞了边静玉的仁义。她想了想,说:“生意的事,你这两天再去找安平伯商量下,若安平伯也觉得可行,那你日后的盈利就要分给安平伯府一成。他们自然不图我们的钱,但是做生意都是需要靠山的,咱们现在能用的就是安平伯府的名头了。用了他们的名头自然就要给出孝敬。”
苏氏这是在为以后考虑了,要是外卖能做大,能做到整个京城都知道外卖,就一定要有靠山。
“好。”沈怡应下了。
苏氏又笑着说:“要不是边二还未分家,手里不能有私产,不然你直接用了他的名头也好。”
沈怡被苏氏打趣得耳尖都红了。
“娘,我觉得外卖这种事,别人看看就懂了,估计很快就会有模仿者。”沈怡说,“有模仿者不怕,反正天底下要吃饭的人那么多,我们不可能把所有人的生意都做了。但我们一定要做多数人的生意。因此,我们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更多人的信任,得让他们知道,我们家送的外卖才是最好的。”
“那你想要怎么做。”苏氏问。
沈怡说:“我们可以取一个响亮的名字,再设计一个图案,把这个图案印在食盒上。还有,我们可以给送餐的人员准备统一的衣服,衣服上也印上大大的图案,让人们看到这个图案立马能想到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