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走他的心_分卷阅读_31
想追进去,脚下却仿佛生了根。明明不过几步路距离,却总有一种追不上的感觉。
那道离开的背影瘦瘦高高,仿佛稻草似的,风一吹就能倒。
他前所未有的烦躁。
而他不知道的是,路知意转身的瞬间,就笑不出来了。
把自己的穷困潦倒这样□□裸示人……真难堪。
作者有话要说: .
我是理想主义者,我始终相信,所有的差距都可以用爱填补。
以及谢谢大家支持正版,撒个花再走,今天所有留言都送红包!感谢爸爸们一片拳拳之心养育我成长!
☆、第18章 第十八颗心
第十八章
前半夜看书, 后半夜实在困了, 路知意披着厚厚的棉衣, 趴在图书馆睡着了。
迷迷糊糊感觉到有人在推她。
睁眼, 陈声站在她面前。
“你怎么……”
怎么又来了?
她坐直了身子, 扫了眼窗外,天刚蒙蒙亮,朦朦胧胧泛着鱼肚白。
图书馆西区一层彻夜开放, 但学生已经走得差不多了, 只剩下零零星星几个人, 为了期末考试熬夜复习到这个点。
陈声抓起她的书包,把桌上的书本笔袋一股脑往里塞, 言简意赅:“跟我走。”
“去哪儿?”
“去了就知道。”
她一把攥住书包, 皱眉, “陈声,你到底要干什么?”
陈声一顿, 收回了手,平静地看着她,“不是想拿第一吗?”
扫一眼桌上仅剩的那本书。
“我有比在这熬夜更好的法子。”
天边云雾未散, 霞光冲不出云层。
早晨七点,校园里一片寂静, 只有零星的人影。食堂刚开, 大老远望去,窗口透出暖黄色的光,在薄雾里格外明亮。
路知意问:“不跑操了?”
陈声说:“我跟你们年级的武成宇说了, 让他通知大家,期末就不跑操了。”
武成宇是大家公选的年级主席,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热情又好说话。
“为什么期末就不跑了?”
陈声扫她一眼,“因为临时抱佛脚,看书熬通宵的太多了。”
“……”
这个人,说话带刺已经不是一次两次。
两人走到停车场,陈声把她的书包扔在后座。
路知意迟疑片刻,“你的车?”
“不然呢?”
她打开车门,坐进了副驾驶,没忍住又问:“到底去哪儿?”
“去了就知道。”他还是那句话,发动引擎,朝着校外驶去。
经过一个巷口时,车停了下来。
路知意问他:“到了?”
“没有。”他开门下车,头也不回,“你在这等我。”
怕她冷,他也没关暖气。
巷子在某个家属区外,狭窄逼仄,有人骑着自行车叮铃铃往外赶,不少老人拎着菜篮子出门买菜去。
路知意趴在车窗上,觉得这一幕颇有人间烟火的气息。
几分钟后,陈声拎着两只塑料袋回来了,一只塞给她。
袋子里有一杯滚烫的豆浆,两只胖乎乎的红豆馒头。
路知意一顿,捧着豆浆,小声说了句:“谢谢啊。”
陈声掏了掏耳朵,“你说什么?”
“……”她放大了音量,“我说,谢谢啊。”
“谢谢谁?”
“你。”
“我什么?什么我?”
“谢谢你!”她没忍住笑出了声。
陈声把吸管插上,喝了口豆浆,斜眼瞥她,也不说话。
但心里好歹松了口气。
昨晚把话说得那么僵,他还以为她再也不会给他好脸色了。没想到两只馒头一杯豆浆就能打动她,也真是……
他看她不该叫路知意,该叫路知足。
吃过早餐,陈声继续开车。
半小时后,车停在基地门口。
他开窗,探出头跟门卫打招呼:“李大爷,早上好。”
头发花白的老大爷在窗口里头笑呵呵问他:“哟,又来找你姑姑?”
他点头。
老大爷又问:“陈老爷子身体怎么样?听说前儿刚过了七十大寿,精神还好吧?”
寒暄几句,毫不迟疑地开门放行。
车缓缓往里开,路知意的视线停在大门口挂着的白色标志牌上,空气动力研究院。
陈声轻车熟路开进去,显然对这异常熟悉。
下了车,他带她往大楼里走,上了三楼,又东弯西拐,最终停在某扇门前。
门是密码锁,他很快解锁,推门让她进去。
屋内陈列着各式各样的模型,四周挂着无数图片,图下是密密麻麻的介绍。
路知意走了几步,触目所及令她难以置信,脚下一顿,再也迈不动步子。
陈声就在她身侧,顺着她的视线看过去,那张图上画着中世纪的猎人,手举弹弓,瞄准停在枝头的飞鸟。
他说:“空气动力学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人类早期对鸟类或者弹丸在飞行时的受力和力的作用方式的种种猜测。”
往前一步,第二张图。
“十七世纪后期,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第一个估算出物体在空气中运动的阻力。”
第三张图,众人所熟悉的牛顿肖像。
“一七二六年,牛顿应用力学原理和演绎方法得出——”
陈声说到一半,路知意毫不迟疑接了下去:“在空气中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力,正比于物体运动速度的平方和物体的特征面积以及空气的密度。”
陈声笑了,“牛顿的发现,意义在于……”
他停在那,等她说下去。
路知意凝视着那副图,轻而易举说出答案:“它标志着空气动力学经典理论的开始。”
偌大的室内陈列着空气动力学研究的前因后果、细枝末节。
陈声总是说话说半句,把剩下半句留给路知意。
“二十世纪,航空事业蓬勃发展,对空气动力学起到的作用是——”
“促进了空气动力学从流体力学中发展出来,形成力学的一个新分支。”
“1894年,英国的兰彻斯特首先提出——”
“无限翼展机翼或翼型产生升力的环量理论,和有限翼展机翼产生升力的涡旋理论。”
“然而他的想法在当时并未得到人们的重视,直到——”
路知意张了张嘴,答不出来。
陈声目不斜视,盯着墙上的图,说出答案:“直到1910年之前,库塔和茹科夫斯基分别独立地提出了翼型的环量和升力理论,并给出升力理论的数学形式,建立了二维机翼理论。”
……
她知道的,他循循善诱,引导她有序地重温一遍。
她不知道的,他指着模型,简短利落地向她说明。
窗外云雾渐散,日光冲破厚重的云层,投入室内,倾泻一地。
屋子里有陈旧的味道,光影里清晰可见飞舞的灰尘。
路知意着迷地看着图片上的历史,又凝视着玻璃柜台中的模型,最后侧头去看身边的人。
他还是那么懒懒散散的样子,双手插在大衣口袋里,额头前面有一缕头发翘了起来。
他说:“与其死记硬背,不如在历史里亲自走一遍。”
那道离开的背影瘦瘦高高,仿佛稻草似的,风一吹就能倒。
他前所未有的烦躁。
而他不知道的是,路知意转身的瞬间,就笑不出来了。
把自己的穷困潦倒这样□□裸示人……真难堪。
作者有话要说: .
我是理想主义者,我始终相信,所有的差距都可以用爱填补。
以及谢谢大家支持正版,撒个花再走,今天所有留言都送红包!感谢爸爸们一片拳拳之心养育我成长!
☆、第18章 第十八颗心
第十八章
前半夜看书, 后半夜实在困了, 路知意披着厚厚的棉衣, 趴在图书馆睡着了。
迷迷糊糊感觉到有人在推她。
睁眼, 陈声站在她面前。
“你怎么……”
怎么又来了?
她坐直了身子, 扫了眼窗外,天刚蒙蒙亮,朦朦胧胧泛着鱼肚白。
图书馆西区一层彻夜开放, 但学生已经走得差不多了, 只剩下零零星星几个人, 为了期末考试熬夜复习到这个点。
陈声抓起她的书包,把桌上的书本笔袋一股脑往里塞, 言简意赅:“跟我走。”
“去哪儿?”
“去了就知道。”
她一把攥住书包, 皱眉, “陈声,你到底要干什么?”
陈声一顿, 收回了手,平静地看着她,“不是想拿第一吗?”
扫一眼桌上仅剩的那本书。
“我有比在这熬夜更好的法子。”
天边云雾未散, 霞光冲不出云层。
早晨七点,校园里一片寂静, 只有零星的人影。食堂刚开, 大老远望去,窗口透出暖黄色的光,在薄雾里格外明亮。
路知意问:“不跑操了?”
陈声说:“我跟你们年级的武成宇说了, 让他通知大家,期末就不跑操了。”
武成宇是大家公选的年级主席,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热情又好说话。
“为什么期末就不跑了?”
陈声扫她一眼,“因为临时抱佛脚,看书熬通宵的太多了。”
“……”
这个人,说话带刺已经不是一次两次。
两人走到停车场,陈声把她的书包扔在后座。
路知意迟疑片刻,“你的车?”
“不然呢?”
她打开车门,坐进了副驾驶,没忍住又问:“到底去哪儿?”
“去了就知道。”他还是那句话,发动引擎,朝着校外驶去。
经过一个巷口时,车停了下来。
路知意问他:“到了?”
“没有。”他开门下车,头也不回,“你在这等我。”
怕她冷,他也没关暖气。
巷子在某个家属区外,狭窄逼仄,有人骑着自行车叮铃铃往外赶,不少老人拎着菜篮子出门买菜去。
路知意趴在车窗上,觉得这一幕颇有人间烟火的气息。
几分钟后,陈声拎着两只塑料袋回来了,一只塞给她。
袋子里有一杯滚烫的豆浆,两只胖乎乎的红豆馒头。
路知意一顿,捧着豆浆,小声说了句:“谢谢啊。”
陈声掏了掏耳朵,“你说什么?”
“……”她放大了音量,“我说,谢谢啊。”
“谢谢谁?”
“你。”
“我什么?什么我?”
“谢谢你!”她没忍住笑出了声。
陈声把吸管插上,喝了口豆浆,斜眼瞥她,也不说话。
但心里好歹松了口气。
昨晚把话说得那么僵,他还以为她再也不会给他好脸色了。没想到两只馒头一杯豆浆就能打动她,也真是……
他看她不该叫路知意,该叫路知足。
吃过早餐,陈声继续开车。
半小时后,车停在基地门口。
他开窗,探出头跟门卫打招呼:“李大爷,早上好。”
头发花白的老大爷在窗口里头笑呵呵问他:“哟,又来找你姑姑?”
他点头。
老大爷又问:“陈老爷子身体怎么样?听说前儿刚过了七十大寿,精神还好吧?”
寒暄几句,毫不迟疑地开门放行。
车缓缓往里开,路知意的视线停在大门口挂着的白色标志牌上,空气动力研究院。
陈声轻车熟路开进去,显然对这异常熟悉。
下了车,他带她往大楼里走,上了三楼,又东弯西拐,最终停在某扇门前。
门是密码锁,他很快解锁,推门让她进去。
屋内陈列着各式各样的模型,四周挂着无数图片,图下是密密麻麻的介绍。
路知意走了几步,触目所及令她难以置信,脚下一顿,再也迈不动步子。
陈声就在她身侧,顺着她的视线看过去,那张图上画着中世纪的猎人,手举弹弓,瞄准停在枝头的飞鸟。
他说:“空气动力学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人类早期对鸟类或者弹丸在飞行时的受力和力的作用方式的种种猜测。”
往前一步,第二张图。
“十七世纪后期,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第一个估算出物体在空气中运动的阻力。”
第三张图,众人所熟悉的牛顿肖像。
“一七二六年,牛顿应用力学原理和演绎方法得出——”
陈声说到一半,路知意毫不迟疑接了下去:“在空气中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力,正比于物体运动速度的平方和物体的特征面积以及空气的密度。”
陈声笑了,“牛顿的发现,意义在于……”
他停在那,等她说下去。
路知意凝视着那副图,轻而易举说出答案:“它标志着空气动力学经典理论的开始。”
偌大的室内陈列着空气动力学研究的前因后果、细枝末节。
陈声总是说话说半句,把剩下半句留给路知意。
“二十世纪,航空事业蓬勃发展,对空气动力学起到的作用是——”
“促进了空气动力学从流体力学中发展出来,形成力学的一个新分支。”
“1894年,英国的兰彻斯特首先提出——”
“无限翼展机翼或翼型产生升力的环量理论,和有限翼展机翼产生升力的涡旋理论。”
“然而他的想法在当时并未得到人们的重视,直到——”
路知意张了张嘴,答不出来。
陈声目不斜视,盯着墙上的图,说出答案:“直到1910年之前,库塔和茹科夫斯基分别独立地提出了翼型的环量和升力理论,并给出升力理论的数学形式,建立了二维机翼理论。”
……
她知道的,他循循善诱,引导她有序地重温一遍。
她不知道的,他指着模型,简短利落地向她说明。
窗外云雾渐散,日光冲破厚重的云层,投入室内,倾泻一地。
屋子里有陈旧的味道,光影里清晰可见飞舞的灰尘。
路知意着迷地看着图片上的历史,又凝视着玻璃柜台中的模型,最后侧头去看身边的人。
他还是那么懒懒散散的样子,双手插在大衣口袋里,额头前面有一缕头发翘了起来。
他说:“与其死记硬背,不如在历史里亲自走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