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科举辅导师!_分卷阅读_354
  那人说:“现在不过是你我在探讨,哪来什么妥不妥?”
  另外一人道:“莫说是张右丞这么想,外人看见,也免不了这么想。”
  某人帮着礼部侍郎插嘴道:“外人是外人,外人不知实情,难免胡乱猜测。你我既是考官,于此事该当严谨才是。”
  这眼看这竟然要吵起来了,吏部尚书挥挥手道:“好了,都先回去休息吧。待卷子阅完,再做讨论。”
  此事可能确实要查一查,看看是否有所疏漏。再将卷子整理一下,拿去问问陛下的意见。
  众人将卷子都放回远处,互相道别,先行回去。
  礼部侍郎送走他们,一直站在门口没有离去。
  吏部尚书也正有事想问问他,毕竟科举的主考官,历来是他。
  看他如此动作,便知道他是有话要说,请他到旁边的座位上,才问道:“叶侍郎,是有何事?”
  “方才张右丞说的话。我确实有些疑虑。”礼部侍郎一手负后,神情严肃道:“科考之前,我来这里领卷子,发现卷册外面的封条没有贴紧。”
  吏部尚书听闻脸色一变,摇头:“绝不可能,卷子送到尚书省以后,我亲自贴的封条。之后再无人动过了。”
  礼部侍郎道:“我只当它是松动了,所以也没有在意。如今看来,或许真像右丞说的一样,别有隐情。”
  吏部尚书皱眉,踱了两步,回头道:“侍郎这是何意?莫非你也觉得,云深学子舞弊了?”
  “不不不。王尚书误会下官的意思了。”礼部侍郎起身道,“若真是如此,也该稍有避讳,哪敢如此大胆?再者今年云深的学子里,诸如李公子,冯公子等人,心性甚高,岂可能与他们同流合污?何况那些文章,看着结构相似,内容却不尽相同。应当是梳理过了。硬说是舞弊,未免有些牵强。”
  吏部尚书点头:“我也是如此考虑的。那侍郎究竟所指何意?”
  礼部侍郎指向自己的桌子,请他过去一看。
  “今年的考生,实在是叫人称叹,若非云深的几篇文章太过扎眼,国子监今年就要大出风头了。”礼部侍郎挑拣了两份拿出来,放到他面前,说道:“这往年进士的水准,不该是如此。”
  礼部侍郎道:“照理来说,今年的题出得并不简单,时间也算不上充裕。这些都是刚刚结业的学生,年纪轻轻,阅历疏浅,却接二连三的冒出来,实在是不应该啊。”
  吏部尚书拿起来一看。刨去文采,扣题紧密,逻辑鲜明,该答的点,都答的完整了。的确是不错的。算不上甲壳科,及第可取。
  他偏头想了想,奇怪道:“刘阳?这是谁?”
  礼部侍郎:“哦,尚书可能不认识,这位是礼部郎中的小孙。太学今年的生徒。”
  吏部尚书点头:“未有听闻。”
  哪里横空出世的才子?
  礼部侍郎点头道:“墨经,杂文,都答得挺好。”
  如果李洵与冯文述,是文采与实质俱在,那这位刘公子,就是宋问说的华丽了。
  排比,对偶,典故,引用。仔细看一遍,就觉得有些杂乱。
  若是真将考点一一罗列出来,那么李与冯两人,还比不上这位刘公子详尽。
  礼部侍郎就默默看着尚书。
  见惯了文章。哪些是需要时间去琢磨的,那些是限定时间赶工的,一目了然。
  “也未必吧,许是押题押中了。”吏部尚书敛起袖子道:“这还有大半的卷子未批,再看,再看。”
  随后五天时间里,吏部尚书与礼部侍郎二人,将所有的卷子都过目了一遍。
  一是云深。云深出色在答题结构特别,新颖,亮眼。这个他们一时摸不清楚,暂且不谈。
  二是国子监。国子监生徒历来出色,今年尤胜。往年都是国子学的学子较为优秀,今年太学的学生,却力压国子学。
  考官们写了“通”的卷子,左右加在一起,都快上百份了。叫众人不得不有些怀疑。
  你说巧,巧一两个人就罢,哪有巧了这么多的?
  只不过,礼部侍郎与吏部尚书怀疑的对象,与众人有些不同而已。
  吏部尚书将几份卷子收起,暂时封册,带去上禀陛下。
  唐贽近来心情愉悦。唐清远与许君阮的亲事已经定下,定亲的聘礼送到将军府,在长安城里传做一段美谈。
  才子佳人,郎才女貌,举国同庆。
  子女成婚,他总算了却一桩心事。这一来,身体也好转不少。
  正与唐清远说话,问问他近几日时局的看法,就听内侍喊,吏部尚书求见。
  唐贽拂袖一挥,宣他进谏。
  唐贽笑道:“王尚书,卷子批得如何?今年的考生里,有没有可用之材?”
  吏部尚书如实作答:“粗略批改,有近一百人。”
  “有一百人?”唐贽微惊,皱眉道:“比往年多了一倍?”
  吏部尚书抬起头:“正是。”
  随后他便将事情大致相告。
  唐贽伸手,接过他手里的卷册,翻开扫了几眼。
  前面几张卷子,都是云深学子的卷子,唐贽也没细看,就觉得有些相似。怒而摔桌道:“这云深书院真是好大的胆子!集体舞弊不成?”
  唐清远走过去,捡起卷册看了几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