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师_分卷阅读_270
大约也就过了一盏茶的时间,钱宁急急忙忙地跑回来,有些紧张地对杨廷和说道:“不好了,大人。朱厚熜被江夏给抓住了,江夏杀了我们派过去的人,并且在他的尸体上给你留下了这封信。”
“信?”杨廷和接过那封信,原本准备立即拆开,但是信封上面却写着:“请杨大人三日以后再拆。”
杨廷和拿着信封仔细考虑了一下,最后笑了笑,将信封压在手下果然没有第一时间打开他。
第401章 平分天下
三天。
三天的时间能够做些什么?读完一本《论语》抄完一本《金刚经》,约上三五朋友去踏青品茗,也许三天就这样过去了。
但是在江夏挟持朱厚熜被锦衣卫围在青衣楼的三天时间里,整个京师突然变得满城风雨,各种谣言漫天飞舞。
“皇帝驾崩了,有朝中大臣欲扶持傀儡登基,自己做幕后皇帝。”
“皇帝被朝中大臣软禁了,被逼写下传位诏书,皇位不传太子改传朱家其他支系子弟。”
“京师已经布满重兵,夺位之战即将展开!”
“查!立刻派人去查!一定要查清楚,究竟是何人在胡乱制造谣言。”杨府之中,杨廷和铁青着脸对钱宁下令。
钱宁应了一声,然后退下。
书房之中最终只剩下杨廷和一个人,杨廷和摇了摇头,自言自语道:“果然是厉害啊,没想到他竟然使出了这样一招。整件事都被搞大了,难道他就真的不怕大明因此支离破碎吗?”
杨廷和突然想起江夏给他的一封信,信封上说叫他三天之后拆开看,杨廷和也忍住了好奇心,真就一直没有拆开。
如今算算三天时间已到,杨廷和拆开信封后从里面抽出信纸。
上书:“传说中猫有九条命,怎么都死不了,所以它想试试自己有没有第十条命,于是自杀死了。所以能否控制住自己的好奇心,这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关键……好吧,以上是废话。
写这封信只想告诉杨大人,我已经派人送信出了京师,无论是宣府的江彬、亦或者是九边大将,相信他们都已经接到了皇上驾崩的消息。
你若是觉得自己真的已经控制了大局,那你尽管扶你想扶的人登基试试。如果你没有自信稳定天下大局,那请考虑我接下来的这个提议。
我们平分天下如何?”
看到最后一句话,杨廷和眼睛顿时亮了一下。
有的时候人就是这样的,一旦陷入一个死胡同走不出去的时候他只会想着如何毁掉挡住自己的拿到墙,而不会去看身后还有一条康庄大道。
杨廷和是个何等聪明的人,他又怎么可能不知道江夏这话是什么意思。看到这一句话的瞬间,杨廷和心中立刻开始盘算江夏这个提议的可行性,以及收益。
最后杨廷和惊人的发现,似乎江夏这个提议是眼下最好的一个方案。
首先大环境是朱厚熜已经被江夏给制住了,而杨廷和因为无法证明朱厚照真的已经驾崩,所以不能第一时间扶人登基。
然后京师内外谣言满天飞,人心惶惶不说,各方势力可能也开始蠢蠢欲动。一旦再拖下去,局势的发展肯定就会超出控制。
其次其实现在太子才五岁,相比起朱厚熜来说更加容易控制。以自己现在掌握的势力,太子登基只要不暂不亲政,那自己就能以顾命大臣的身份继续掌控朝政。
届时自己借用手中的势力慢慢发展,待到时机成熟以后再行夺位之举就不会再有今天这样的桎梏了。
杨廷和想了想最后起身走出书房,书房门口等着杨廷和的老管家向叔立刻问道:“老爷,这是要出门吗?”
“准备马车,立刻送我去青衣楼。”杨廷和道。
“是!”向叔应了一声,立刻退下去准备。
杨廷和乘着马车来到青衣楼外,而钱宁恰好也在。见到杨廷和从马车里下来,钱宁赶紧走上来对杨廷和行礼:“参见大人。”
杨廷和点了点头,说道:“走吧,跟我到里面去。”
“啊?里面?”钱宁吓了一跳,连忙劝道:“大人,江夏身边高手如云,属下武功低微,恐怕……”
“你武功低微我难道还不清楚吗?老夫不会武功都没怕,你怕什么?”说完,杨廷和甩了甩衣袖,径直往青衣楼走去。
青衣楼里面,为了防止锦衣卫突然冲进来,所以各个入口一直都有派人把守放哨。
今天放哨的人是张猛,他撅着个大屁股站在大门后面看着,口中念念有词地说道:“来了!有人来了!”
萧杀他们以为是锦衣卫闯进来了,原本在吃饭的他们立刻放下碗筷拿起了各自的兵器。唯独江夏还比较镇定:“什么人来了?”
张猛此刻说道:“一个三分像人七分像鬼,瘦小猥琐,床上注定已经硬不起来的小老头儿。另外还有一个远看像狗,近看还是像狗的人,他穿着一身锦衣卫狗皮……”
“咳咳。”钟彬脸色铁青,咳嗽了一声。
江夏无奈地笑着摇了摇头,然后对张猛说道:“好了,猛子别闹了,把门打开让他们进来。”
“打开?”张猛回头看向江夏“让他们进来?”
看到江夏再次点头后,张猛这才把门打开。
杨廷和走在最前面进入青衣楼,钱宁跟在他的身后。只见他右手一直按着刀把,看样子很是紧张。
江夏起身站起来,对杨廷和点了点头,然后指向楼上:“请。”
杨廷和回头看了钱宁一眼,道:“你就在这里等我。”说完,杨廷和跟着江夏一起往楼上走去,最后二人进入到一间房把门关上了。
张猛目送着二人走进房间,自言自语地说道:“我要是告诉别人,一个大男人和一个老头儿到了青楼没有叫姑娘,而是自己两个人进了房间把门给关上了,别人听了会怎么想?”
说完张猛转头看向众人,“咦?你们这是什么表情?”
房间里面,江夏和杨廷和对坐在八仙桌旁边。
杨廷和先开口:“说吧,谈谈你的平分天下。”
江夏笑了笑道:“很简单,如今皇上驾崩,太子殿下年幼。如果你强推其他皇室宗族子弟登基,而没选太子殿下。其结果显而易见,照着你目前的安排,可能一开始会成功,京师会暂时被你掌控。
但是天下必定会很快群雄割据,那些手握重兵的大将王侯必然纷纷自立。他们最后再找到太子殿下,借口扶持正统,再挥军进入京师,恐怕你会很难抵挡,所以你想要另立他人的想法根本就不现实。”
杨廷和从鼻孔里发出了一声轻哼,说道:“那是在眼下显得不现实,若是一开始没有你从中作梗,让我顺利宣布皇上驾崩,再拿出传位诏书昭告天下,并且让朱厚熜写下圣旨,百年以后必将皇位交还给太子。如此名正言顺,天下谁人还会不服?”
“朱厚熜百年归天以后再把皇位交还给太子?”江夏眼神变得有些冷,“你的意思岂不是说你原本的计划里,只要等到朱厚熜坐稳了皇位你就会杀了太子?”
杨廷和看着江夏也没有隐瞒,直言不讳:“自古成大事就得不拘小节,太子殿下若是尚存,结局就会如你所说,会遭宵小之辈利用,最后战端乱起,涂炭生灵,百姓遭殃。”
“宵小之辈?不知道谁才是宵小之辈?”江夏嘲讽地说道。
杨廷和微微皱了一下眉头,问道:“如何?这商谈是否还继续下去?”
江夏沉默着看了杨廷和两眼,最后微微了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火道:“眼下的情况就是我说的这样,除了扶太子登基以外你没有其他的选择。
如今太子年幼,他登基肯定不能立刻亲政,所以需要几个顾命大臣,我的计划是四个顾命大臣,我和你各占一个。”
“那剩下的两个你准备位置你准备交给谁?”杨廷和问。
“已经告老还乡的前内阁首辅,太傅李东阳。另外还有新晋的户部尚书,太子少保杨一清。”
杨廷和听后微微颔首,似乎并没有想要反对的意思。“李东阳和杨一清都绝对有资格当这个顾命大臣,可是你当老夫是个愚笨之人吗?李东阳是你的师父,杨一清又跟你是故交。
他们两个人当了顾命大臣,我今后还能在朝中立足?所以我还要再加两个顾命大臣的名额。”
江夏早就料到在这件事上杨廷和不会轻易上当或者退步,江夏点头道:“你先说来听听,是哪两个人。”
杨廷和道:“兵部尚书,王琼。都察院左都御史,夏渊明。”
“夏渊明?”江夏忍不住惊讶出声。
这个时候杨廷和提出的人,那肯定就是他那派系的人。江夏料到了杨廷和会提出王琼,但是却怎么也没想到杨廷和竟然会提出夏渊明。
这夏渊明是都察院左都御史,论资历和官位都肯定能够当这个顾命大臣。但是他本人本身是李东阳的至交好友,同时他孙子夏凤雏又是江夏的好友。
江夏怎么都料想不到,夏渊明竟然会是杨廷和的人。
杨廷和看了江夏一眼,说道:“如何?老夫的条件你若是答应,那老夫立刻就开始着手准备安排太子殿下登基的事。”
江夏沉默了片刻,最终点了点头道:“好,我答应。”
“很好,那以后同朝为官,还望江大人多多配合。一个三十岁刚出头的顾命大臣,老夫这还是第一次见到。”
第402章 登徒子,死色鬼
这一天,京师的天阴沉沉的,乌云密布的天空仿佛压的很低,这种感觉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来。
传了好几天的皇上驾崩消息,在今天终于得到了证实。
京师文武百官进宫,被宣告皇帝驾崩了。
文武百官齐声哀嚎,虽然也有人真的伤心落泪,但事实上大部分的人都只是做着痛苦的表情,张着嘴大叫着,模样虚假到了极点。
杨廷和手中拿着朱厚照写下的传位诏书宣读,是真正的传位诏书。一早交给了钟彬,然后从钟彬那里拿来的传位诏书。
按照诏书上的内容宣布,朱厚照的独子朱于江将继皇帝位,改名朱载江。之所以有这个变化,是因为太祖朱元璋在世的时候就定下了字辈列表,应该是:“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
朱厚照是“厚”字辈,那么朱于江理应是“载”字辈。
他没登基之前名字怎么叫还无所谓,但若是登基为帝了就必须按照辈分来。否则宗人府不会认可,文武百官也会诟病此事。
朱厚照的庙号为武宗,这个没有变化。而谥号则由江夏亲手为他题写,为“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
宣布了朱于江……恐怕以后得改为朱载江了。宣布他继位以后,杨廷和随即按照他和江夏一早的安排,以皇帝年幼为由,用先帝朱厚照的名义钦命六大顾命大臣。
名单之前早已经定好了,太傅江夏、户部尚书杨一清、前内阁首辅李东阳、吏部尚书杨廷和、兵部尚书王琼以及都察院左都御史夏渊明。
这六个人里面,除去江夏以外无不是为官多年的德高望重之人,所以他们做顾命大臣一点也不令人奇怪。不过幸亏朱厚照在离世以前早就封了江夏为当朝一品太子太傅,所以他以三十岁刚出头的年纪做顾命大臣虽然有些违和,不过却也在情理之中。
就这样,大明新的篇章就又重新开始了。
朱载江要等到十六岁娶了皇后才能亲政,而他现在才五岁,算一算还有十一年的时间。
送朱厚照的尸体入康陵时,江夏站在圣号碑前牵着朱载江的手,认真地对圣号碑说过:“老二你放心,我会为他遮风挡雨十一年。”
办好了朱厚照的丧事,朱载江正式登基,改年号为——嘉靖。
这个本应该是朱厚熜的年号,结果却被朱载江用了。历史就是这么神奇,无论你怎么改变他,也许它都会随之进行微调整,尽量使其按照原本的进程前进着。
既然已经做了顾命大臣,那么自然不可能再回扬州了。
江夏安排人重新翻修了一下逍遥山庄,然后写了书信,安排人去扬州护送他的几位夫人到京师来。
此刻江夏正带着人在城门口等待着,因为算着时间今天应该是他师父李东阳到京师的日子。
朱载江五岁登基,并且要等到十六岁才亲政。在这期间等于大明就是没有皇帝的,唯独靠着江夏他们六个顾命大臣打理天下大事。
以江夏在朝中的威望和根基跟杨廷和比起来根本就是没得比,所以江夏才会劳累李东阳,让他老人家再度出山。
有李东阳这个四朝元老支持,江夏才能真正在朝中站稳脚。不说稳压杨廷和一筹,至少也可以说是平分秋色。
“信?”杨廷和接过那封信,原本准备立即拆开,但是信封上面却写着:“请杨大人三日以后再拆。”
杨廷和拿着信封仔细考虑了一下,最后笑了笑,将信封压在手下果然没有第一时间打开他。
第401章 平分天下
三天。
三天的时间能够做些什么?读完一本《论语》抄完一本《金刚经》,约上三五朋友去踏青品茗,也许三天就这样过去了。
但是在江夏挟持朱厚熜被锦衣卫围在青衣楼的三天时间里,整个京师突然变得满城风雨,各种谣言漫天飞舞。
“皇帝驾崩了,有朝中大臣欲扶持傀儡登基,自己做幕后皇帝。”
“皇帝被朝中大臣软禁了,被逼写下传位诏书,皇位不传太子改传朱家其他支系子弟。”
“京师已经布满重兵,夺位之战即将展开!”
“查!立刻派人去查!一定要查清楚,究竟是何人在胡乱制造谣言。”杨府之中,杨廷和铁青着脸对钱宁下令。
钱宁应了一声,然后退下。
书房之中最终只剩下杨廷和一个人,杨廷和摇了摇头,自言自语道:“果然是厉害啊,没想到他竟然使出了这样一招。整件事都被搞大了,难道他就真的不怕大明因此支离破碎吗?”
杨廷和突然想起江夏给他的一封信,信封上说叫他三天之后拆开看,杨廷和也忍住了好奇心,真就一直没有拆开。
如今算算三天时间已到,杨廷和拆开信封后从里面抽出信纸。
上书:“传说中猫有九条命,怎么都死不了,所以它想试试自己有没有第十条命,于是自杀死了。所以能否控制住自己的好奇心,这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关键……好吧,以上是废话。
写这封信只想告诉杨大人,我已经派人送信出了京师,无论是宣府的江彬、亦或者是九边大将,相信他们都已经接到了皇上驾崩的消息。
你若是觉得自己真的已经控制了大局,那你尽管扶你想扶的人登基试试。如果你没有自信稳定天下大局,那请考虑我接下来的这个提议。
我们平分天下如何?”
看到最后一句话,杨廷和眼睛顿时亮了一下。
有的时候人就是这样的,一旦陷入一个死胡同走不出去的时候他只会想着如何毁掉挡住自己的拿到墙,而不会去看身后还有一条康庄大道。
杨廷和是个何等聪明的人,他又怎么可能不知道江夏这话是什么意思。看到这一句话的瞬间,杨廷和心中立刻开始盘算江夏这个提议的可行性,以及收益。
最后杨廷和惊人的发现,似乎江夏这个提议是眼下最好的一个方案。
首先大环境是朱厚熜已经被江夏给制住了,而杨廷和因为无法证明朱厚照真的已经驾崩,所以不能第一时间扶人登基。
然后京师内外谣言满天飞,人心惶惶不说,各方势力可能也开始蠢蠢欲动。一旦再拖下去,局势的发展肯定就会超出控制。
其次其实现在太子才五岁,相比起朱厚熜来说更加容易控制。以自己现在掌握的势力,太子登基只要不暂不亲政,那自己就能以顾命大臣的身份继续掌控朝政。
届时自己借用手中的势力慢慢发展,待到时机成熟以后再行夺位之举就不会再有今天这样的桎梏了。
杨廷和想了想最后起身走出书房,书房门口等着杨廷和的老管家向叔立刻问道:“老爷,这是要出门吗?”
“准备马车,立刻送我去青衣楼。”杨廷和道。
“是!”向叔应了一声,立刻退下去准备。
杨廷和乘着马车来到青衣楼外,而钱宁恰好也在。见到杨廷和从马车里下来,钱宁赶紧走上来对杨廷和行礼:“参见大人。”
杨廷和点了点头,说道:“走吧,跟我到里面去。”
“啊?里面?”钱宁吓了一跳,连忙劝道:“大人,江夏身边高手如云,属下武功低微,恐怕……”
“你武功低微我难道还不清楚吗?老夫不会武功都没怕,你怕什么?”说完,杨廷和甩了甩衣袖,径直往青衣楼走去。
青衣楼里面,为了防止锦衣卫突然冲进来,所以各个入口一直都有派人把守放哨。
今天放哨的人是张猛,他撅着个大屁股站在大门后面看着,口中念念有词地说道:“来了!有人来了!”
萧杀他们以为是锦衣卫闯进来了,原本在吃饭的他们立刻放下碗筷拿起了各自的兵器。唯独江夏还比较镇定:“什么人来了?”
张猛此刻说道:“一个三分像人七分像鬼,瘦小猥琐,床上注定已经硬不起来的小老头儿。另外还有一个远看像狗,近看还是像狗的人,他穿着一身锦衣卫狗皮……”
“咳咳。”钟彬脸色铁青,咳嗽了一声。
江夏无奈地笑着摇了摇头,然后对张猛说道:“好了,猛子别闹了,把门打开让他们进来。”
“打开?”张猛回头看向江夏“让他们进来?”
看到江夏再次点头后,张猛这才把门打开。
杨廷和走在最前面进入青衣楼,钱宁跟在他的身后。只见他右手一直按着刀把,看样子很是紧张。
江夏起身站起来,对杨廷和点了点头,然后指向楼上:“请。”
杨廷和回头看了钱宁一眼,道:“你就在这里等我。”说完,杨廷和跟着江夏一起往楼上走去,最后二人进入到一间房把门关上了。
张猛目送着二人走进房间,自言自语地说道:“我要是告诉别人,一个大男人和一个老头儿到了青楼没有叫姑娘,而是自己两个人进了房间把门给关上了,别人听了会怎么想?”
说完张猛转头看向众人,“咦?你们这是什么表情?”
房间里面,江夏和杨廷和对坐在八仙桌旁边。
杨廷和先开口:“说吧,谈谈你的平分天下。”
江夏笑了笑道:“很简单,如今皇上驾崩,太子殿下年幼。如果你强推其他皇室宗族子弟登基,而没选太子殿下。其结果显而易见,照着你目前的安排,可能一开始会成功,京师会暂时被你掌控。
但是天下必定会很快群雄割据,那些手握重兵的大将王侯必然纷纷自立。他们最后再找到太子殿下,借口扶持正统,再挥军进入京师,恐怕你会很难抵挡,所以你想要另立他人的想法根本就不现实。”
杨廷和从鼻孔里发出了一声轻哼,说道:“那是在眼下显得不现实,若是一开始没有你从中作梗,让我顺利宣布皇上驾崩,再拿出传位诏书昭告天下,并且让朱厚熜写下圣旨,百年以后必将皇位交还给太子。如此名正言顺,天下谁人还会不服?”
“朱厚熜百年归天以后再把皇位交还给太子?”江夏眼神变得有些冷,“你的意思岂不是说你原本的计划里,只要等到朱厚熜坐稳了皇位你就会杀了太子?”
杨廷和看着江夏也没有隐瞒,直言不讳:“自古成大事就得不拘小节,太子殿下若是尚存,结局就会如你所说,会遭宵小之辈利用,最后战端乱起,涂炭生灵,百姓遭殃。”
“宵小之辈?不知道谁才是宵小之辈?”江夏嘲讽地说道。
杨廷和微微皱了一下眉头,问道:“如何?这商谈是否还继续下去?”
江夏沉默着看了杨廷和两眼,最后微微了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火道:“眼下的情况就是我说的这样,除了扶太子登基以外你没有其他的选择。
如今太子年幼,他登基肯定不能立刻亲政,所以需要几个顾命大臣,我的计划是四个顾命大臣,我和你各占一个。”
“那剩下的两个你准备位置你准备交给谁?”杨廷和问。
“已经告老还乡的前内阁首辅,太傅李东阳。另外还有新晋的户部尚书,太子少保杨一清。”
杨廷和听后微微颔首,似乎并没有想要反对的意思。“李东阳和杨一清都绝对有资格当这个顾命大臣,可是你当老夫是个愚笨之人吗?李东阳是你的师父,杨一清又跟你是故交。
他们两个人当了顾命大臣,我今后还能在朝中立足?所以我还要再加两个顾命大臣的名额。”
江夏早就料到在这件事上杨廷和不会轻易上当或者退步,江夏点头道:“你先说来听听,是哪两个人。”
杨廷和道:“兵部尚书,王琼。都察院左都御史,夏渊明。”
“夏渊明?”江夏忍不住惊讶出声。
这个时候杨廷和提出的人,那肯定就是他那派系的人。江夏料到了杨廷和会提出王琼,但是却怎么也没想到杨廷和竟然会提出夏渊明。
这夏渊明是都察院左都御史,论资历和官位都肯定能够当这个顾命大臣。但是他本人本身是李东阳的至交好友,同时他孙子夏凤雏又是江夏的好友。
江夏怎么都料想不到,夏渊明竟然会是杨廷和的人。
杨廷和看了江夏一眼,说道:“如何?老夫的条件你若是答应,那老夫立刻就开始着手准备安排太子殿下登基的事。”
江夏沉默了片刻,最终点了点头道:“好,我答应。”
“很好,那以后同朝为官,还望江大人多多配合。一个三十岁刚出头的顾命大臣,老夫这还是第一次见到。”
第402章 登徒子,死色鬼
这一天,京师的天阴沉沉的,乌云密布的天空仿佛压的很低,这种感觉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来。
传了好几天的皇上驾崩消息,在今天终于得到了证实。
京师文武百官进宫,被宣告皇帝驾崩了。
文武百官齐声哀嚎,虽然也有人真的伤心落泪,但事实上大部分的人都只是做着痛苦的表情,张着嘴大叫着,模样虚假到了极点。
杨廷和手中拿着朱厚照写下的传位诏书宣读,是真正的传位诏书。一早交给了钟彬,然后从钟彬那里拿来的传位诏书。
按照诏书上的内容宣布,朱厚照的独子朱于江将继皇帝位,改名朱载江。之所以有这个变化,是因为太祖朱元璋在世的时候就定下了字辈列表,应该是:“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
朱厚照是“厚”字辈,那么朱于江理应是“载”字辈。
他没登基之前名字怎么叫还无所谓,但若是登基为帝了就必须按照辈分来。否则宗人府不会认可,文武百官也会诟病此事。
朱厚照的庙号为武宗,这个没有变化。而谥号则由江夏亲手为他题写,为“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
宣布了朱于江……恐怕以后得改为朱载江了。宣布他继位以后,杨廷和随即按照他和江夏一早的安排,以皇帝年幼为由,用先帝朱厚照的名义钦命六大顾命大臣。
名单之前早已经定好了,太傅江夏、户部尚书杨一清、前内阁首辅李东阳、吏部尚书杨廷和、兵部尚书王琼以及都察院左都御史夏渊明。
这六个人里面,除去江夏以外无不是为官多年的德高望重之人,所以他们做顾命大臣一点也不令人奇怪。不过幸亏朱厚照在离世以前早就封了江夏为当朝一品太子太傅,所以他以三十岁刚出头的年纪做顾命大臣虽然有些违和,不过却也在情理之中。
就这样,大明新的篇章就又重新开始了。
朱载江要等到十六岁娶了皇后才能亲政,而他现在才五岁,算一算还有十一年的时间。
送朱厚照的尸体入康陵时,江夏站在圣号碑前牵着朱载江的手,认真地对圣号碑说过:“老二你放心,我会为他遮风挡雨十一年。”
办好了朱厚照的丧事,朱载江正式登基,改年号为——嘉靖。
这个本应该是朱厚熜的年号,结果却被朱载江用了。历史就是这么神奇,无论你怎么改变他,也许它都会随之进行微调整,尽量使其按照原本的进程前进着。
既然已经做了顾命大臣,那么自然不可能再回扬州了。
江夏安排人重新翻修了一下逍遥山庄,然后写了书信,安排人去扬州护送他的几位夫人到京师来。
此刻江夏正带着人在城门口等待着,因为算着时间今天应该是他师父李东阳到京师的日子。
朱载江五岁登基,并且要等到十六岁才亲政。在这期间等于大明就是没有皇帝的,唯独靠着江夏他们六个顾命大臣打理天下大事。
以江夏在朝中的威望和根基跟杨廷和比起来根本就是没得比,所以江夏才会劳累李东阳,让他老人家再度出山。
有李东阳这个四朝元老支持,江夏才能真正在朝中站稳脚。不说稳压杨廷和一筹,至少也可以说是平分秋色。